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誓词中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
A.县郡设置在部分诸侯国已形成B.诸侯没有再分封的权力
C.按军功授爵是当时改革的趋势D.郡县制是临时地方制度
2018-05-13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记载,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名臣名将绝大多数都不是君主近亲,而往往来自下层贵族或平民,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受到重用,故《韩非子·显学》云:“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任人唯贤原则已经取代了任人唯亲原则B.阶层流动与历史发展存在双向影响
C.名臣名将均来自于社会底层D.战争导致人才争夺异常激烈
2023-06-19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史记·田齐世家》记载,田常弑齐简公后,“惧诸侯共诛已,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至田和时虽然齐国已事实上尽归田氏,但田和依然托魏文侯请周天子将他列为诸侯,列于周室。这表明当时(     

A.诸侯国的卿大夫并未掌握实权B.周朝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C.共主观念仍具有一定社会土壤D.新兴地主阶级致力于变法运动
2023-07-21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