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3 题号:578840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据《萍州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据材料来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2)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
气象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目2225259257788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材料四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有何特点或局限?

(4)材料四中的两句诗分属哪个流派?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17-11-22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古代中国科技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l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472194%453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已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当科学技术处于以总结经验、收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其影响尚不明显,因此中国古代还有可能在技术方面做出领先于西方的贡献。但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1)依据材料五,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依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2021-12-11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中国与西方在思想、科学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但又在近代史上出现变化。

材料一   中国与英国科学家人数比较统计表(16——18世纪)

天文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
中国91051004
英国210128712

——摘自任玉凤《古代中西科学家状况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英科学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外国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为豪。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要特征。

2017-12-15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