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杰出的科学家 > 晚明科技群英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5 题号:579555
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和交融,是我国思想发展史上一道绕不开的风景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年是利玛窦辞世整整400周年。由中意两国合作推出的《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于2010年3月3-20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进行。 此次展览展示了文艺复兴运动和第一次科学革命为西方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利玛窦的到来给中国带来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及艺术成果,让明朝士人看到了精密器械与写实油画。他巧妙借助儒家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他用中文写作的第一部著作《交友论》收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论友谊的格言上百则。他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满着全新概念的西方世界。有人这样评价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
——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这是利玛窦指导一位中国画师利用西方油画手法创作的自画像。
材料三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酥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郑明谦:《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请回答:
(1)利玛窦从哪些方面向中国展示了“一个充满着全新概念的西方世界”? 他又是怎样“巧借”儒家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融合”的?
(2)假若你是当时的一个进步的思想家,你和利玛窦进行了一次关于“先进思想”的谈话,你认为你们会谈的共同主题会是什么?会谈后请你总结一下中西方出现“进步思想”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形成,为什么欧洲的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4)综上分析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

《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验,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投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批判了以往保守的“风土论”,认为只要钻研耕作技术,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就能打破风土界限,北方可以种水稻,薄地可种棉花。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农政全书》成书的背景。

2018-08-25更新 | 2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2020-04-24更新 | 2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江苏上海人,生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一年),卒于公元1633年(崇祯六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写的《农政全书》,集我国古代农学之大成,是继《齐民要术》之后,我国的一部宝贵的农学遗产,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较为完整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和明代在农业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载了

我国劳动人民和农业科学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农业科技理论。全书共六十卷,分成十二目:农本;田制;农事;水利(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木棉、苎麻);种植;牧养;制造(食品、房屋);荒政(备荒)。它较为系统而集中地叙述了屯垦、农田水利、备荒三项重大措施。这三项不是一般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而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政治经济措施,可以说是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统一的典范。

一摘编自席为民《研究徐光启<农政全书>的启示》

(1)依据材料,概括《农政全书》内容的特点。

(2)依据材料,简要评价徐光启的农学思想。

2017-08-2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