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 魏源与《海国图志》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3 题号:580287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海国图志》

材料二“外国之长,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之道,究在人心而不在器。”“……艺事虽未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来轻重之分,固有如此”。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中的言论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材料二   


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材料一出自哪本书?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提出的主要意义。
(2)请写出材料二所示杂志的名称。该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姓名。该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2019-06-19更新 | 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通过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021-01-22更新 | 1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正是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深刻反省才推动着近现代中国的一次次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魏君可谓有志之士矣,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执掌形势,可谓奇书。”材料中的“魏君”是谁?他在“奇书”中阐释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曾向皇帝进言:“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实际上反映了康有为的哪一核心主张?
(3)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提出的什么主张?
(4)陈独秀曾写道:“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这里的“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等人以此为口号掀起了什么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2022-03-04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