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光荣革命及其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5820424

学者们普遍认为,税收与代议制的起源密切相关,代议制源于国王与纳税人的讨价还价,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英王查理一世因违反征税需经议会同意的传统,被议会以“暴君、杀人犯、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送上断头台。

(1)依据图一与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税收法制主义”并推动其代议制建立的?

图二:北美殖民地人民认为“Without representation,no Taxation.”

(2)18世纪英国议会中无北美殖民地代表,根据所学知识证明“Without representation,no Taxation.”的合法性。北美殖民地人民是如何实现“税收法制主义”的?

(3)英法美三国确立了不同的代议制类型,他们的本质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妥协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宝贵智慧。

材料一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正如梭伦的诗歌中所写: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权力,所得不短少也不多加,有权势有令人羡慕的财产的人我劝告他们不要过分,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三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如何“促进了两个阶级的妥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一句话。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
2020-01-01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的政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在l7-18世纪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对制约权力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2020-04-28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擅自征税;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不得剥夺议员的立法权等。

材料二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国王会同两院组成议会,同掌立法权,每项议案须经两院和国王认同方可生效。在讨论重大决策时,国王的旨意常常起到拍板定音的作用。”1701年,英国财政大臣戈多尔芬被女王罢免。女王在命令他离职的信中写道:“由于你对我的种种不敬,……使我难以将你继续留用。”

材料三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限制王权的常设机构。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应由信奉新教的汉诺威王室继承;议会可以设立新君;非经议会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一切法律和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从而确立了司法的独立。1707年《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处领取薪俸,失去议员的资格。之后王权衰落加快。

材料四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她统治时期树立的很多准则,如:在党争中持中立态度、签署议会通过的法案及内阁的文件、任用议会中获多数的政党组阁等,成为以后各代国王遵循的准则。温斯顿·丘吉尔曾对她这样评价道:“她树立了君主制的典范”。

——摘编自阎照样《英国虚君制的逐渐形成》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特点。结合英国的历史发展状况,探讨如何认识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8-11-10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