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6009605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是一个包含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的概念,因此与历史有关的工作都必须在特定的坐标系参照下进行;历史又是一个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概念,所以史学研究必须围绕这些层面或维度来展开。

—《历史观念、历史书写与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史实明确,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时代与个人

材料一   “美洲发现者”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创制变革世界引擎的瓦特

1782年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9世纪世界各国发明家完善和发展出各种类型的蒸汽机,如美国的考里斯蒸汽机、法国施耐德的蒸汽锤等。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马克思评价:“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   站在人类历史新起点的列宁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
(2)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发明”。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评析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22-07-08更新 | 1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既有客观上历史发展的必然,又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具体地来讲,这是当时西欧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品货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实际体现;同时,也是西欧王室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寻求财富,扩大贸易范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作为西欧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哥伦布所进行的西航之举,也同样是主客观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当时人们财富观念的变化、追求知识的风气、葡萄牙人探险所获得的名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哥伦布,而且成为驱使他西航的动力;哥伦布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航海经验,从书本中学得的天文地理知识以及他推测出的大西洋宽度坚定了他西航成功的信心。

——摘编自杨凤霞《新航路开辟成因浅析》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由于贸易范围的扩大,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欧洲人以前很少食用的大米、白糖也都成了输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商品;欧洲面对着扩大了几十倍的贸易市场,原有的生产速度赶不上世界市场的需求,这就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高涨。”

——摘编自刘景珍傅利华《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2-06-22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面两图的异同。

材料二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提出的诉求并分析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3)分析材料三中外交政策提出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相关的外交活动。

(4)综上,影响对外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2018-06-01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