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60577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及最早出现的时期。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及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形势。

请概述图示中BD经济在近代的发展历程。(要求BD分别概括,简洁明了。)
2019-06-03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1840年以来,经济现代化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一个重大目标。
材料一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⑴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外国利器”和“制器之器”的涵义。简述该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⑵ 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我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⑶ 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9-01-30更新 | 4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文忠公全书》等载,1861年,曾国藩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1862年,李鸿章也认为,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这些企业锻炼了掌握机器的产业工人,培养了使用机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介绍翻译科技书籍。这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首先,清政府对洋务现代化的支持是三心二意的。清政府对封建势力的妥协,使它无法通过传统农业为洋务现代化征得更多的资金。其次,由于受西方列强多次战争的打击以及国内人民起义的影响,清政府的社会控制力已大大减弱,已不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有力的支配,因而没有足够的能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中央政权的权力出现了下移的趋向,这使其无法动员全国之力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

——摘编自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3)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1-01-13更新 | 2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