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6103470
(崇祯四年)福建巡抚熊文灿以海寇殄灭,上疏备陈通洋利害,并述诸臣条议,请开漳、泉二府洋禁,以苏民困而足国用。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影响国计民生B.广州一口通商将被打破
C.福建巡抚行使监察职能D.我国沿海局势趋于紧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2016-11-27更新 | 1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019-12-13更新 | 1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早期周边地区称呼中国人为“秦人”,汉代以后称“汉人”,唐宋以后称“唐人”,今天北美的华侨商业区仍叫“唐人街”。至明清时期,这种称呼变动不大。这可揭示古代中国
A.国力兴衰的客观规律B.传统文化的吸纳能力
C.开放程度的总体趋势D.人口输出的变化情况
2020-03-24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