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9 题号:6114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在德国,雇佣5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分别高达75.3%和77.2%。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12英尺的战利品》
——以上文字与图片均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2)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是西欧在 16—18 世纪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理论。重商主义的发展又可分为两 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金属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 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金银 越多,国家就越富强,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使外国金银流向本国。因此各国纷纷实行保护 关税的政策,对外国工业品和进港船只课以重税,以阻碍商品进口,同时又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 出口。英国自 17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列举商品法》《主要商品法》以及 1815 年 开始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这些政策完全是为英国大商人、大船主及大地主的利益 服务的,局部的也是为了保护英国的工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776 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政 治经济学体系,此后几十年大卫·李嘉图等人发展和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 争和自由贸易,从根本上否定了此前西欧各国盛行的重商主义政策。1846 年英国废除限制粮食进口的《谷 物法》,自由贸易政策迅速发展。1849 年,英国废除实行了两百多年的《航海条例》,减免了两百多种货 物的进口税。1851 年,英国议会宣布“自由主义”为基本国策。

当时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产品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甚至煤的产量和 质量都是他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因此,英国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因此英国统治集团不惜通过炮舰政策打开外国的大门,如 1840 年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54 年参 加克里米亚战争,1856 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摘编自高岱《英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9-11-07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人描述19世纪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怦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为什么“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18世纪晚期随着这项重大改良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使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了什么时代?并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十九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又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哪一组织的成立,使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020-12-30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英】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的原因,并归纳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简述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变化……不可避免”思想产生的时代因素。
2020-03-1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