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杰出的科学家 > 牛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2 题号:6167843
阅读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2)牛顿有什么贡献?
(3)有人认为相对论的建立使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抹掉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知识点】 牛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做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
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自治的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
——(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客观原因。
(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
2016-11-18更新 | 5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沿海城市科技工业园区计划修建一条科技景观大道,大道两旁准备放置一些中外科技人物的雕塑作品。下面是可供选择的人物清单:牛顿、爱因斯坦、李时珍、詹天佑。

材料二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理论体系。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控制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技》

请完成:

(1)请你就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说明其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16—18世纪的现实,简评李约瑟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李约瑟提出的问题。

(4)请分析“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的标志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018-03-21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加试题】牛顿活了80岁,他40年用于科学研究,另外40年沉迷于神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理论推导得出了天体之间的引力表达式并提出猜想:地球与物体间的引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同样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规律,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牛顿进行了著名的“月地检验”,证实了天体间的引力规律同样适用于地球与物体之间,接着牛顿又大胆地进行了合理的外推,进而把决定天体运动的引力规律推广到万物之间,于1687年在他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统一。

——摘编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材料二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


(1)列举牛顿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牛顿能够“完成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统一”的主观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2019-04-10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