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7235720
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一

文明区域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德治
孟子民贵君轻、仁义礼智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黄宗羲与卢梭在思想主张方面最主要的相似之处?如何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条件;指出近代中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申,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来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明来清初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黄宗羲的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极,寄天下之人,王船山的孤秦陋宋等论断,都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

       ——摘编自王子坤、扬兴昌:《中国传统根本思想的历史缺陷与现代超越》

材料三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述,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圆,君氏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四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新内涵。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古代民本思想有没有发展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说明理由。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2020-03-13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孟子

荀子

南宋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
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2016-11-18更新 | 5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家文化孟子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的“仁政”思想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仁政”思想还带有民本主义倾向。因为“政在得民”,所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特别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各人都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具体位置,各尽职责,共同构筑出良好的社会秩序。君主集权和统一是荀子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他认为君主治国重在礼义教化,应当“平政爱民”,但法治、刑罚也是治国的必要手段。他还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人类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点
(2)依据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点。
2021-10-20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