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1 题号:7250453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编写)


材料二   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摘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19588,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3)以史为鉴,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的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21-05-05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先进中国人顺应时代潮流,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革命理论,引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族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人民网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孙中山创立了什么理论成果?后来又有何发展?这些理论成果分别指导了哪些重大革命实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一九二七年”的“痛苦考验”,毛泽东在这一期间如何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什么理论?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又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指出“到今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主要表现。并说说中国共产党实现这种巨变主要途径。
2020-01-01更新 | 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泛指重大变革,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材料一   1688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这场不流血的革命成为英国近代第一次历史性革命。革命后的新政权“依法保护私产”“奖出限入、拓展海外利益”,为后来大机器生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近代第二次历史性革命悄然来临,使英国站在了世界工业文明的领跑线上。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1917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他分析了俄国的具体国情,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没有被广泛动员的情况下,俄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这个阶段的革命仅仅是从形式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并没有使人民得到土地与和平;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因此,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革命道路。1953年以来,共产党人又走上了一条社会主义革命之路,改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共产党人开创的两条革命道路,吸纳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探索救亡图存的宝贵经验,成为民族复兴的起点。

——摘编自方莉《中国现代化探索中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两次“历史性革命”的名称,并简析二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俄国两个阶段革命的不同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共产党人开创的两条革命道路”的内容。
2021-08-26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