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4 题号:72855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英国为国内消费进口了454.5万公担棉花、4842.1万磅亚麻和大麻。至1870年进口棉花增加到983.6万公担,羊毛增至1.71亿磅,亚麻和大麻增至590万磅。”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了。“兰开夏棉织品的输出额从1843年的十四万一千磅增加至1854年的一百万磅。”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竞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试论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英国的本色棉布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下降57%,五十年代末,它在天津市场上的售价,按尺码计算,虽然低于土布的1/3,但是按重量计算,同样宽的土布每码要高出洋布差不多87%。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天津的洋布价格甚至“仅有土布价格的一半”,但即便如此,也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购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织的土布”。

——摘编自《为继续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商品在华销售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产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爱万家,我爱国家)我爱我的……国家。”《国家》一歌唱出了国家意志与家的感情的和谐共鸣,凝聚了每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深祝福和强挚爱,是送给祖六十岁生日的鸿篇巨制。                  
——欧阳坚(中宣部副部长)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
(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制度之下主要包含哪两对矛盾?
(3)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4)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各阶层奋起反抗,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对此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的看法?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2016-12-07更新 | 10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列强侵华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阅读以下有关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吸食……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

——魏源《道光洋艘征抚纪》上

材料二鸦片烟在康熙初以药材纳税。乾隆三十年(1765年)以前,每年多不国二百箱。及嘉庆元年(1796年),因嗜者日众,始禁其入口。嘉庆末,每年私鬻至三、四千箱。”道光六年(1862年)“设巡船之后,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每年二万箱)”到1837年,鸦片走私“遂至四、五万箱矣。”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

(1)就材料一、二来说,概括指出鸦片烟毒泛滥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阅读材料四,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

2017-12-18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1840年开始,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的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43年、1844年、1845年中国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设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何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马关条约》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励)

——《辛丑条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商埠“兴奋若狂”请举两个材料一中所谓的“中国商埠”。
结合所学知识,为改变材料二中的“奇怪的结局”,英国当时发动了什么战争?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对英国改变“奇怪的结局”有帮助吗?为什么?
2019-11-15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