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民族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6 题号:730689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在官方文书《对外宣言书》中最早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此后,"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的思想不断发展。南京临时政府这些举措利于(     
A.塑造国民的宪政观念B.削弱政府的社会影响
C.激发民族认同的意识D.消弭满汉利益的冲突
2023-02-12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民国十一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提出楚国在春秋初年是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出使齐国后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特别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意在弘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B.意在推动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C.目的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体系D.是在军阀割据现实下的反思
2020-03-13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于1847年和1849年两次要求依约进入通商口岸,遭到当地绅民和官员的反对。道光帝谕示,“英夷进城之约,在当日本系一时羁縻”,(准他们进城)“亦不过权宜之计”。这反映出时中国
A.外交已走向近代化
B.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C.不承认不平等条约
D.反帝爱国热情高涨
2019-04-26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