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8 题号:7677353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为三。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有人说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图2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被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以后的中国历史,尽管宪法的命运多舛,但宪法的精神一直维持不辍。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央行政制度名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权力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走向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019-04-29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社会政治制度几经演变。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人据此认为,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英国的民主模式”、“美国的新体制”分别是什么?就两国政治中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你有何认识?
2018-11-19更新 | 1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宰相为百官之长,多由一两位功臣、外戚担任,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并拥有相对独立的衙署。汉武帝时实施内外朝制,军国大事由皇帝和中朝官员于内廷商议后,再交丞相讨论执行。唐朝完善了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形成了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执行的三省分职制。此外,唐太宗常以“参预朝政”“参知机务”等职名,授予部分资历较低的官员参与决策。至唐高宗后,颓有皇帝加封的“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名方能为相成为定制。

——摘编自田兆阳《古代行政中枢机构的嬗变及其走势》

材料二   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的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清代政治在私心的作用下,制度的意义少,而法术的意义多。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至唐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政治“法术的意义多”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3-11-17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