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8094754
1918年11月,苏俄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1933年美国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恢复工业、调整农业并实施《社会保障法》。这些举措的结果都
A.缓和了资本主义各国内部及国家间的矛盾
B.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收入不平等情况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和谐相处
D.有效地遏制了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蔓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尽管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终止大萧条的,是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制造长枪大炮。直到1943年,美国的失业率才回落1929年的水平。该学者意在强调
A.罗斯福新政的效果有限B.美国是二战的策源地
C.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横财D.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
2020-08-08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罗斯福总统认为:“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所采取的最能体现“民主政府本质”的举措是
A.政府干预经济,恢复发展生产B.提倡职工入股,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C.完善福利制度,建设福利型国家D.建立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2017-05-23更新 | 2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016-11-18更新 | 9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