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儒学成为正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8140127
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黄宗羲是如何批判和发展传统儒学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阶级社会早期,我国出现了很多神话,其中不少是家喻户晓的,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这些神话极其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初民的核心价值观。西周时期,制订了较为严谨的礼制,如孝、忠、德、礼等。……到西汉时期,汉王朝经过反复比较和慎重选择,最终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格局。从此,儒家从春秋战国时的一个普通学派一跃而成为天下独尊,特别是董仲舒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所谓天人合一价值模式的确立,事实上就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封建化的最终完成,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完全政治化、宗教化了。

——周兴茂《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变迁与当代重建》

材料二在先秦时期,已经将矜老恤幼道与德等价值观与司法原则结合在一起。《唐律疏议》开宗明义地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并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以钱赎罪)。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从先秦到清末,亲亲相隐(指面对自己亲属的犯罪行为,有所袒护、隐瞒,不检举者,不追究包庇责任,检举控告反而要处罚——谋反等除外)的法律原则一直没有改变。

——转引自周名峰《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典的经验及当代启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最终完成的原因。
(2)分析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对古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2020-11-21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史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1)根据材料已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
2023-01-12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

——《汉书·艺文志》


(1)依据材料一,指出儒学在秦朝的境遇。结合所学,概括西汉时期复兴儒学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化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先进知识分子为实现这一转变做了哪些努力。
2020-04-04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