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4 题号:833990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曾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次工业革命?并举出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什么?
(3)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也试图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它的实施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为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造、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

——【英】诺拉斯《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材料二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起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任举一项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并指出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的突破。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019-08-20更新 | 2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三: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它提供了开发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十九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合适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22-05-12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交通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却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美国领土的急速扩展,为原本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居民源源不断西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修建太平洋铁路不但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有关,也大大推动了“西进运动”。西部广阔,肥沃的土地等着更多的人前去开垦、耕种,大大小小的金矿银矿也缺人开采。而东部反过来又为西部的各种自然资源提供了加工地和市场。美国东部已经有了非常密集的铁路交通网,但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几乎是一片空白,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地势险峻布满坚固花岗岩的内华达山脉,工程极为艰巨且修建费用十分昂贵。当时南北战争正在进行,处处需要用钱,但林肯总统却对太平洋铁路计划十分感兴趣,坚决支持这个计划,国会最终同意并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法案规定发行政府债券作为修路资金。太平洋铁路从1863年开始动工,1869年建成,费时6年,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全长3069公里,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建成,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也为美国社会的融成一体提供了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

——百度百科搜索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准确揭示图1、图2、图3之间的内在关系。材料二所对应的工业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一、三,归纳隋朝开通大运河与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有哪些相同的历史意义。

2018-05-01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