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8380380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枢决策发生根本变化B.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宰相制度实际得到恢复D.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
2023-08-04更新 | 8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由图1图2对比,中外朝制到三省六部制的变化反映了(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最高决策的程序化
C.相权反弹局面的出现D.集体决议的民主化
2023-11-20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代中国相权的更送,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其中,所谓的“群相”对应的典型制度是
①秦三公九卿制   ②唐三省六部制   ③宋二院三府制   ④明代内阁制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08-0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