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光荣革命及其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8510516
民主政治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亘古未有的审判:一个合法的国王接受其人民的审判・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约输・库克在法庭上指控查理一世阴谋推翻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且邪恶地发动了反对现任议会和他们所代表的平民的战争,指出国王和人民就像一条纽的两端,“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就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皇室的神圣权利就此成为了历史,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为意义深远的审判。

——《正义的力量一对查理一世的审判》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亘古未有的审判”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请你谈谈“对查理一世的审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为意义深远的市判”的理解。

材料二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利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卫而消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建国初期保持权力制衡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材料三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设的,政府的体制只要对国家的文明有利,君主也好,共和也好,不应拘泥名义如何而求其实际。有史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体制,……君主未必不好,共和政治也未必都好,评论政治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徒幕虚名,况且,政府的体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也可以说,政治体制的设计与安排,必须符合国情,才会推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摘编自《文明论概略》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近代英国和美国民主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体确可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材料二(英国)威士敏士达寺是从十一世纪爱德华忏悔王创建,十三世纪末,亨利第三大加改筑,到今将近千年,累代皆有增修,那西塔的门楼,还是二十年前新造。最奇的是把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几乎成了千年来建筑术的博览会。拿一个人作比,好像戴着唐朝一顶进贤冠,披着宋朝一件绯袍,手拄着明朝一方笏,套上清朝团龙补褂,脚底下还踏着一双羊皮靴子,你想这不是很滑稽很难看吗?然而他却没有丝毫觉得不调和,依然保持十分庄严,十分趣味……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矛盾。

——梁启超等著《他城》(中国文化名人眼中的外国名城)

材料三自由主义过分强调权利的个体性,主张幸福生活的个人特殊性,反对公共权力对公民美好生活的积极构建;民主主义过于重视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的话语权与决策诉求,怀疑政治精英的公民道德状况及其审慎性水平。这为美国宪法制定者所不能接受,他们制定的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保持与民众的适当距离,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体公民美德的培养,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主义政治观。共和主义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主张社会各阶层共享政权的混合政府思想体系与国家政制设计方案。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近代政治制度创新上是如何体现“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共和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对美国政体有何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11-05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的政治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在l7-18世纪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54年宪法对制约权力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2020-04-28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起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用渐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宪法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英)阿克频:《自由与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通过妥协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标志性事件,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宪法的缔造者们”协调的主要矛盾,并结合所学阐明1787年宪法如何协调解决这些矛盾。
2020-11-09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