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8941517
下图反映的是一则有关问路的对话场景。老者最后一句说的“LI(音)”实指:   
A.“赵钱孙李”的“李”
B.“鹏程万里”的“里”
C.至理名言”的“理”
D.“仁义礼智”的“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礼记·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材料的观点是
A.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
B.统治者必须懂音乐
C.礼和乐反映了周代的社会政治生活
D.乐是古代经济文化的一部分
2011-04-14更新 | 3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孔子追求“礼”,孟子重视“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社会秩序B.强化中央集权C.缓和社会矛盾D.缓和诸侯纷争
2018-10-18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孟子主张,个人、社会、家庭都应按“礼”的原则行事,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子认为,利益的规定,财富的分配,必须严格执行贵贱、长幼、智愚等“礼”的相关制度。据此可知,荀子的思想
A.强调礼应为政治服务B.否认礼具有教化功能
C.重视社会制度的建设D.具有鲜明的现实色彩
2022-06-23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