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8959777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在今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的诺门罕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日本关东军和苏、蒙军的一场局部战争,史称“诺门罕战争”。这场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1904——1905年的军事较量和苏联三十年代后期的政治气候,使得侵占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趾高气扬,以海拉尔为大本营,挑起战争。双方投入兵力二十余万人,大炮五百余门,飞机九百余架,死伤六万余人。而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损耗了54000多兵员和大量重武器,结果惨遭失败,被迫改变其“北进计划”,停战讲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诺门罕战争的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诺门罕战争对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战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下半年, 中国全面抗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不仅没有实现,而且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造成日本国内经济困难重重,政治动荡不安。8月23日,正当诺门坎事件(日苏之间的军事冲突)白热化之际,与日本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德国却同苏联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变化沉重打击了日本妄图“北进”苏联的企图。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兵力比例为2.5:1,苏军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通过诺门坎的冲突,日本认为“要在技术、装备、机械化方面达到苏军水平至少还需要两年”。1940年6月,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在这种条件下,英法荷等国所属的东南亚殖民地,一时成了“无主”的“政治真空”地带。不久,日本开始放弃“北进”苏联,转而实施“南进”计划。1940年9月,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摘编自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放弃“北进’苏联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实施“南进”计划的影响。
2020-07-11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国际联盟为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哪些原则?《非战公约》的签订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一战”后的什么现象?怎样看待他们的做法?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出哪些信息?它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05-08更新 | 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对苏联一直抱有很大的戒心。但1941623日,丘吉尔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支持苏联进行反抗。7月,英国与苏联签订了关于共同行动的协定;816日,英、美驻苏大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宣布对苏联提供战争援助。19421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在战争中互相合作,不与敌国单独媾和。这样,反纳粹、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就正式形成了,英国和苏联也成了战争中的盟国。对苏联政策的重大转折,完全出于英国的现实主义外交考虑,丘吉尔认为苏德战线的开辟会减轻西线和中东方面的压力,既然斯大林成了希特勒的敌人,那么英国就可以成为他的朋友。还在英国自己对德空战激烈进行之时,在短短3个月中,就向苏联提供了450架飞机。

——摘编自钱乘旦等主编《英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
2022-03-10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