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6 题号:8981336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
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
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
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9万11600万

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知识点】 人民教育的奠基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1957年,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因缺乏技能,就业困难;工人、农民家庭因子女多,生活不富裕,中途辍学现象严重。对此,刘少奇倡导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与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各地积极响应。此举
A.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B.实现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C.适应了现代化生产对高级技工的需求
D.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08-26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专业设置多为文科,理工科比例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增加理工科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B.为工业化提供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稳定干部队伍
2021-02-05更新 | 1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2019-03-13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