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9071748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材料表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外因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发展工商业
C.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心理D.外来殖民势力的侵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一,“今番舶既己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2017-09-06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成为古代中国远航的“绝唱”。在郑和以后的明清时代(1840年前),我国再无此类壮举。主要因素是(   
①中国国势的渐趋衰微②非商业性贸易无补于社会经济
③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④缺乏从事大规模海外贸易活动的社会内驱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0-08-09更新 | 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6-11-27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