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疆域的奠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9092778
观察1820年清代疆域图,回答问题。

(1)为巩固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分别写出图中①—④所对应一个事件。
①:                   ;②:                    
③:                   ;④:                    
(2)元代在③、④两地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③:                   ; ④:                    
【知识点】 疆域的奠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是影响中国历程的一个关键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处边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又是进入中原的诸多民族的故乡,更重要的,又是多个王朝的“龙兴”之地,因而使得东北地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为其他边疆地区不可比拟。明代的东北,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明政府实行“乃因其地分设卫所若干,以其酋长统率之,听其种牧、飞放、畋猎,俾各安其生,咸属统内”的政策,又在元代“站赤制度”的基础上,在东北地区广设驿站,增辟水陆交通线,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为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联系,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

(1)指出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三个王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加强对东北地区管理的举措和特点。

材料二   17世纪之末,俄军东侵至外兴安岭西麓时,乃为强大清军所遏阻。一战之下,俄军挫败,乃有中俄《_______▲_______》(公元1689年)之签订。该条约之主款厥为两强以外兴安岭为界,划疆而治。俄人之陆路东侵至此乃告一段落,双方相安无事者凡170年。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俄人乃撕掉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改名俄属“镇东港”,从此为患北方,至今未已。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对应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概述近代俄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史实。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至巴里坤一带,地亩颇为宽广,自(乾隆)二十六年移驻户民,至今已有一万余户,兼之满洲、绿营俱系携眷驻防,又商民、遗犯人烟聚集,已至数万,实为边疆繁盛之区。迩年改设州县,添筑城堡村庄,居然内地。……嗣准勒尔谨(陕甘总督)将应送伊犁户民六百四十二户于今春移送到屯。奴才即照预为拔定处所,备盖房间安插,并将应给口粮、籽种、马匹、农具、地亩——发给,俱各欢欣得所,无不盛颂皇恩。

——摘编自《乌鲁木齐都统索诺穆策凌为复甘肃被灾贫民移往新疆屯垦事奏折》

(注:乌鲁木齐都统,始设于1773年,为新疆东部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索诺穆策凌是首任乌鲁木齐都统。上文奏折事发生在1777年)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在新疆进行屯田开发的具体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加强新疆管理的重大举措。
2024-01-10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初因明制,属平西、定南诸藩镇抚之。至雍正初,而有改土归流之议。四年春,以鄂尔泰巡抚云南兼总督事,奏言:“云贵之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瘴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遵至以盗治盗,苗、倮无追赃抵命之,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上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割蔓塞源,纵兵刑赋事事整饬,皆治标而非治本。其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六年,复铸三省总督印,令鄂尔泰制广西。於是自四年至九年,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

——据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九》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土归流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022-11-08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