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0 题号:9356745
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家训谱籍中,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古人认为这不仅足节的一些提物,而且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如诸葛亮在《诚于书》中提出“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曹魏大司农桓范在(政要论。节欲)中云:“修身治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国之要,莫大于节欲。”曾国藩则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摘编自严文强《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

材料二   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这集中体现在明代陆楫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摘编自吕晓萌《中国古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
2019-05-06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砖:



材料二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图片所描绘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材料四中“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2019-05-27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証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建》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同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掲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2021-05-20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