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 全民族英勇抗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9362589
1941年冯友兰为西南联大创作了校歌《调寄满江红》,部分歌词为“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上述歌词
A.继承了两宋时期的民族精神B.赞扬国共两党精诚合作
C.反映了收复国家主权的愿望D.倡导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次战役形势的示意图。这次战役
A.揭开了国共网党合作的序幕
B.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成为国民党抗日的成功典型
D.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2019-03-11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华日报》以苏联为宣传重点,《中央日报》以美国为宣传重点,而《大公报》则广撒宣传网,侧重英美。三份报刊对外舆论宣传各有侧重,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A.加剧了抗战期间意识形态的斗争
B.有利于中国争取国际舆论和援助
C.导致了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的对立
D.便于美国和苏联干涉中国的内政
2017-09-01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40年6月,蒋介石派遣宋子文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赴美接洽美援。到1941年4月1日,共争取到美国三笔合计1.2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这反映出当时
A.防御阶段国民政府战场吃紧
B.官僚资产阶级趁机聚敛财富
C.反法西斯同盟之间通力合作
D.国民政府寻求支援坚持抗战
2018-02-04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