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9609921

2011年1月1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复兴之路》上映。该片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该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运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祖国百年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整部电影共分为《千年巨变》(1840-1911年);《峥嵘岁月》(1912-1949年);《中国新生》(1949-1976年);《伟大转折》(1976-1992年);《世纪跨越》(1989—2002年);《继往开来》(2002—2007年)等六个篇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千年巨变》这一篇章中,中国依次有哪些阶级级或派别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分别开展哪些救亡图存运动?请列举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分别是?
(2)在《峥嵘岁月》这一篇章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中心工作任务是什么?
(3)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这里的成就和挫折分别指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它在发展进程中颁布了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面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太平天国日趋逆转的形势时制定的:前者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后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具体实

——摘编自于凤梅《太平天国运动两大纲领的分析与比较》

材料二   189810月在直隶、山东交界的冠县一带,赵三多、闰书琴领导的义和拳最先提出“助清灭洋”的口号起,山东、直隶各支义和团都陆续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如189910月,朱红灯的义和拳队伍在平原杠子李庄战斗中树立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旗帜。直到1900年9月,义和团普遍的旗号是“扶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兴清灭洋”“顺清灭洋”等。

——摘编自陈月清《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剖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态度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2020-12-30更新 | 4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阅读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你的知识,回答问题

史观解读
①革命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③全球史观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④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由。
(2)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不同史观的侧重点不同。如若运用①、④两种史观对太平天国运动做出评价,哪种史观评价较高,哪种史观评价较低?为什么?
2019-11-08更新 | 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平军)所过州县,掳掠民众,劫夺财物,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摘编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二   太平天国明确提倡女性放足,脚的解放使女性在军事斗争以及经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没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但女性放足与男性的蓄发一同为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李长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录》

材料三   就革命任务而言,毋庸讳言,太平天国运动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丝毫好转。

——摘编自张景山《太平天国运动探究》

材料四   1875年,孙中山9岁在村塾读书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1906年)孙中山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摘编自方之光等《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转变之启示》


(1)根据材料,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评价的因素。
2020-03-02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