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9629810

材料   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开始承担职工退休养老保障事务的职责。1986年,中央明确提出要造应新形势需要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年公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明确国家将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1995年3月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此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下,除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外,企业与职工按一定比例承担缴纳养老保险金。民政部门在1991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建立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2年,须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立了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于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并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帐户模式。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

——摘编自黄爱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近代江南的企业家们以工商业收入投资土地,究其出身来说大都生于富裕之门,其父辈或祖辈占有田产者甚多。购买土地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利,除地租收益以外,近代江南的城居地主们还在购买的土地上开办工厂、创办企业。他们所开设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农业产品是这些企业主要的原材料来源。从城居地主中产生的近代企业家开始了将资本主义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领域的尝试,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首开先河。1901年秋正式集资建立通海垦牧公司,走上了废灶兴垦、发展近代农业的道路。
——黄敏 慈鸿飞《中国农史》
材料三 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面积仅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6%,它所创造的GDP占到全国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利用外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方世南《新现代化: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分析农业生产呈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何新变化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三长三角地区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原因?
(4)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献策?
2016-11-18更新 | 8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制度变革与创新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

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分别指出材料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3)材料说“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序号年份事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指出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从上表②—⑤中任选一件事,参照示例,说明制度变革如何推动了社会进步。
【示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2-01-10更新 | 3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三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英国德国法国
年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
19141052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
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
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四   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隋朝相比元代航运线路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种对外政策,这种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
2022-01-29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