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北 八年级 期中 2021-10-17 3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记承天寺夜游》中面对优美夜色,苏轼发出了“_________”的感叹。
2021-10-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鲁迅先生离开仙台后,因为多种原因没有给藤野先生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藤野先生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无消息了。而他增送给鲁迅的照片却被鲁迅珍存着,一直挂在住所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措的话来,鲁迅先生便又增加勇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痛疾(     )的文字。


(1)根据注音写汉字,给加点号字注音。
yǎo(     )无消息   痛疾(     )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
___改为_____     ____改为_____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B.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美国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刻仇恨。
D.我们慎重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选择题 | 适中(0.65)
4. 名著阅读。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D.埃德加·斯诺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5. 填空。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________(地名),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_____(人名)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综合性学习。
初二(1)班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写出一句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故事与诚信无关的是(     )。
A.商鞅立木B.烽火戏诸侯C.黄香温席D.曾子杀猪
(3)仿照示例,补充活动形式。
示例: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形式一: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
2021-10-1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古诗理解赏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也蕴藏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8.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任意东西
②一百
③蝉则转不穷
④窥谷忘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势竞上     至于者歌于途B.天下独     猿则百叫无
C.争高     视无碍D.风烟     湖中人鸟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13.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2021-10-17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万里长城,巍然屹立,始终在国人心中占据特殊地位。“然而多年来,由于风雨侵蚀、游客增加、人为破坏等原因,在长为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中,保存较好的部分占比不足10%……长城保护现状堪忧。”从事长城保护研究30余年的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在正在进行中的中国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表示。

为了保护好长城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守护好这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国长城文化学术研讨会10月29日至31日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北京市延庆区召开,专家学者共话长城保护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等议题,提出不仅要保护好、修缮好长城建筑,更要挖掘好、阐释好长城精神。

对大多数人而言,印象中的长城雄伟巍峨、绵亘蜿蜒。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事实上,多处长城淹没在少有人问津的地方,特别是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正在等待修缮和保护。

“根据国家文物局此前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其中在长为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中,目前保存较好的为513.5公里、保存一般的为1104.4公里、保存较差的为1494.7公里、保存差的为1185.4公里,已消失的为1961.6公里。消失的比例为30%。”董耀会说,近年来这一现状并未得到扭转。

在修缮保护长城建筑方面,古建专家刘大可提出要对土长城进行优先修缮。“土城墙最易损坏、目前研究成果数量最少、保护成果和效果也甚微,修缮工作宜加快进行。”

董耀会提出,在长城修缮过程中,应当坚持最大程度保护长城的本体存量、最大限度地保留长城承载的历史信息、最大限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这三个基本原则。

谈及长城文化、长城精神的挖掘,业内专家表示,对于长城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建筑层面,更要关注生活在长城空间和时间中的一代代的人,关注游客的情感交流,认识到长城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重视对长城文化内涵的阐释。

在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红炜看来,建立国家文化公园不仅能使具有生态、文化、美学价值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更有助于长城文化与长城精神的传承,它的建成将对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影响。

14.给这则新闻拟一则标题。
15.文中第3自然段划线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16.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7.谈谈修缮保护长城有何意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发

冯骥才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②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找,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⑤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地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⑥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地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 “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⑦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⑧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地,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⑨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⑩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⑾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片秋光中的芦花。

18.作者看到母亲的白发,妻子的白发,邻家老者的白发,内心有何变化?(用文中词语填在括号中)
笑答—(     )(     )(     )—快活
19.“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2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人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B.“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说明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故不要惊慌、掩饰,而应坦然面对。
C.文章结尾段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我”困惑解除后坦然、快乐的心理,并与开头段相呼应。
D.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优美散文。
21.品味精彩语言[可从修辞、思想内涵、炼字等方面入手](任选一句作答)。
①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②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
22.“—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一篇文章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认识或者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的启发等。
2021-10-1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作品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017-12-12更新 | 135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语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2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填空题
20.94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常见易错字
50.65名著导读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三、选择题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名著导读  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四、综合性学习
60.65活动设计
五、诗歌鉴赏
7-80.65李白(701-762)  诗
六、文言文阅读
9-130.65山水游记类  吴均(469~520)课内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4-170.65新闻
18-220.65冯骥才(1942-)  散文
八、作文
23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