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3-20 46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奥本海默是一个   】尖的人物,锋芒   】露。②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③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④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大约已四十多岁了,他已经是妇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⑤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1.文中填入【   】的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拔           kānB.拨         kàn
C.拨           kànD.拔         kān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上述文段选自杨振宁撰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
B.第③句中的“常常”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它表现了事件发生的经常性,突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性格特征。
C.第④句中划线部分有语病,句中“大约”与“多”重复了。
D.第⑤中的“佩服”、“他”、“很”、“少”分别是: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
2023-03-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
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
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
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
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②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③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④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⑤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⑥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⑦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⑧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⑨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⑩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8.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9.作者写鲁迅的夫人许先生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什么?
10.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3-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妆。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

11.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
12.第⑤自然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回国后的心绪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请在括号内补充完整。
失望——(             )——(            ) ——(            )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
“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14.臧克家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冰心先生说闻一多先生是“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你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
2023-03-0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5.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③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赏析诗中“飞”“暗”二字的表达效果。
17.本诗与《夜上受降城闻笛》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作方法上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023-03-20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8.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往事耳(见:了解)   焉(异:诧异)
B.蒙乃始学(就:从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C.蒙辞军中多务(以:介词,用)   钱币乞之(以:介词,用)
D.大兄何见事晚乎(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不能称前时闻(之:助词,的)
19.下列加点词语的称谓语属于敬称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B.常读书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今当涂掌事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1.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2023-03-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下面是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事件)
(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30更新 | 2405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23.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对于作者这样写,一些学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拟一个网名昵称,发表一下观点。

示例:杨柳拂风: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网名昵称:
观点:
2018-03-14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本初中七年级下 第1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以《你__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2021-04-22更新 | 78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 (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定心卷(部编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4
现代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85文学常识综合  词类(词性)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94标点符号
50.65衔接与排序
60.85文言文断句
三、现代文阅读
7-100.65散文
11-140.65散文  回忆录
四、名句名篇默写
1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诗歌鉴赏
16-170.4李白(701-762)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8-210.65司马光(1019-1086)  王安石(1021-1086)  议论说理类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七、名著阅读
220.65《骆驼祥子》
八、综合性学习
230.85语言表达的要求  情境补写
九、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