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一模 2023-05-21 1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涡(xuàn)   宽(yǒu)    乳(bǔ)   信手来(niān)
B.追(sù)   蔽(yīng)    然(mù)   颠流离(pèi)
C.瘦(xiāo)  午(xiǎng)   掇(cuān)  抑扬顿(cuō)
D.烟(chuī)  蓄(zhù)    狡(xiá)   忧心忡(chōng)
2023-05-2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怂恿     俯瞰     目不窥园     如雷贯耳
B.瑟索     铭记     洛绎不绝     矫揉造做
C.簇拥     烧酌     珠两悉称     坦荡如砥
D.鄙溅     梨耙     雕梁画栋     相铺相成
2023-05-2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经典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______ 。(崔颢《黄鹤楼》)
(2)______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 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 ,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3)但愿人长久, 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 ,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淫慢则不能励精, 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5)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9)______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______ 。(茅盾《白杨礼赞》)
2023-05-2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4. 以下是同学们根据《海底两万里》改缩的课本剧片段,请阅读并完成题目。

(那艘汽船已经离诺第留斯号不远了,它正在加大马力,越靠越近……)

阿龙纳斯:(略带担忧地望向不远处)那是艘什么船?

A:(眯缝起眼睛,紧盯着来船)它靠过来就太好了,必要时,干脆把这该死的诺第留斯号给击沉了。

康塞尔:(耸了耸肩)它能把诺第留斯号怎么样,它能在海面上攻击它呢,还是能在水下攻击它呀?而且我们也还是有游泳的本事的。

B:(冷冰冰地说)我要把它击沉,先生。我就是法律!我就是正义!我就是被压迫者,而眼前就是压迫者!


(1)请根据对原著人物形象的了解,判断A、B各是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A:______ B:______
(2)请你再写一个与B有关的典型事件。
2023-05-17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②我们常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③缅怀英烈,是从精神的高度出发,洗礼我们的精神世界,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过程。④精神的伟力,经常总是催人奋进,让无数人有动力、有激情争做英雄群体中的一员。⑤惟其如此,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信仰光芒才能光辉闪耀。


(1)第②句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3)下列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是一个递进复句。
B.“崇尚英雄”“英雄辈出”“民族精神”的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第③句的宾语中心语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过程”。
D.第④⑤句中两个“精神”的词性不相同。
2023-05-17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请你参加以“不求完美自我,但求超越自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写书法】请将下面的诗句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
咬定青山不放松
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展风采】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以学生记者王超的身份对冬奥冠军谷爱凌进行采访。
(要求:①采访要围绕活动主题,一个问题即可。②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谷爱凌多次说过,金牌和胜利永远不是终点。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第 3轮,谷爱凌在确保前3名的前提下毅然向金牌发起冲击,她以自己从未尝试过的“左转1620”这一高难度动作冲击金牌,并以完美的表现奇迹般地逆转夺金。

(3)【活动三:写誓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在即,同学们书写了下面这段善言,请你仿照画线部分补全横线处的内容。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我们用青春写就诗篇,我们用奋斗创造未来。夯实基础,注重细节,坚定学习目标______;讲求方法,追求卓越,开创美好未来!

(4)【活动四:秀辩才】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哪个更重要”为题的辩论赛,请你作为正方代表进行发言。(不超过150字)

正方 ______

反方:超越他人更重要。学习他人的长处,互相交流才能促进自己的成功与发展。只是一味地看到自己,与自己相比,就会陷入自我封闭的不利条件中。将超越他人作为动力,目标更为明确,也更清醒。

2023-05-17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日前,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2023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从9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其中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整治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乱象、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等等。作为社交媒体上重要内容组成之一的科普也理应纳入到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之中,因为网络科普,尤其是自媒体科普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借科学和科普之名行非科学之实的情况,甚至有一些看似是传播科学实则夹杂意识形态私货的行为偶有发生,比如曾经发生的“中国人吃鱼太多,破坏环境”事件。此外也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一些科普短视频看似是在传播和普及医学知识,而实则是为了推销保健品。一些假借科学外衣行骗、科学表述不严谨、科学新名称的概念准确性不足、研究结论的科学依据不充分、假借科普之名宣传虚假信息等现象也是存在的。

应该说,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存在一定程度上贬损了科普工作的意义,也会扰乱网络科普的良好生态和秩序,因而亟需加强规范和管理。

(摘编自《加强自媒体科普监管引导推动网络科普繁荣发展》,2023.3.29“光明网”)


【材料三】

科普是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科研和科普工作都需要花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因此,这需要做好平衡。同时,科普工作也需要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出台激励建策,改变很多教育理念,鼓励科研人员拿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支持科普工作,让科普成为“分内事”。

国家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里,“同等重要”不能狭隘地理解成需要给“一样的经费投入”。它是一种定性的价值比喻,即将科普看得同科技创新一样重要。科普与全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科普工作质效提升,有利于国家创新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也将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科普经费支持,并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全社会要管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目前,科普法正在修订,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望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保驾护航。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城乡之间还呈现明显的不均衡问题。科学教师是乡村青少年科学梦想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也是乡村科普的重要力量。乡村学校对专业科学教师的需求很迫切,有关部门应落实《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等政策,加强乡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摘编自《人文相是科普的“灵魂”》,2023.3.17《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升,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普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科普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此同时,当今科普越来越呈现出理念、手段、方式、机制的新变化,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等与科技创新、科学实践交融发展的态势越发明显,人们对科学的需求也日趋前沿化、精细化、分众化。

面对时代之变、人民之需,新时代的科学需要摒弃就科普论科普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着力实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的“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面功能,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强化科普多元服务功能加强国家科普重力建设》, 2023.3.23“光明网”)


(1)阅读【材料一】,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2)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我国需要把握好哪些环节?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3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从9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其中特别提出要着重整治自媒体科普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
B.披着科学的外衣传播意识形态私货的行为偶有发生,甚至一些科普短视频还会假借传播和普及医学知识的名义来推销保健品。
C.“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不是说需要给科学普及工作提供经费。而是要在意识上重视科普工作。
D.我们需要在以往的就科普论科普的基础上,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将科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2023-05-17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风胡杨

潘岳

①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愤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飙忽在天边的如诉如泣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②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 1.3亿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神树,是生命的树,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可他们不在乎。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比的胡杨林,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

⑦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可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他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他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的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就能化出沸腾的热血,就能化出清白的正气,就能化出战士前仆后继地奔向前方,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屹立在那里奋勇杀敌。

⑧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和爷爷的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

⑨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

⑩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⑪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1)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①段将西域昔日的繁华与今天的滚滚黄沙进行对比,请简要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从语言运用和情感之美两方面赏析下面这句话。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新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段硬朗朗的本色。
(4)文章结尾十分震撼,如果要给这句话设计朗读,加点部分应该用何种语气?请具体分析。
(5)胡杨这一形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和自己的体验谈一谈。
2023-05-17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释】①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②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③阴:暗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又何
②弗敢
③随恭行阡陌
④久留扰贤者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入见       不知有汉
B.战请从       缊袍敝衣处其间
C.鲁恭牟令       宫中府中,俱一体
D.其人讶       面山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
(4)【甲】【乙】两文都刻画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请具体分析两文在刻画曹刿和鲁恭形象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2023-05-17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11.这首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均借用典故表情达意。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分析表达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2023-02-26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9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发现了定比定律,成为这场大辩论的最后胜利者。普鲁斯特并不因此而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敬意,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的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确实如此,强大的对手往往可以激发更好的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3-01-16更新 | 30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0.65《海底两万里》
四、基础知识综合
50.65短语的结构  复句的类型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五、综合性学习
6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汉字临摹  辩论词  采访词
六、现代文阅读
70.65非连续性文本
80.65记叙文
七、文言文阅读
9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0-110.65苏轼(1037-1101)  词
九、作文
12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