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3-06-01 5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半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味八年级下册一至三单元的课文,我们沉浸在“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_____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的美景中;我们感受到炎热的夏季是植物(yùn)育果实的季节,寒冬树叶(diāo)零,衰草连天,还可能会风雪途。

(1)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A.涌B.踊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____       (diāo)____
(3)加点字“载”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zàiB.zǎi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2. 古诗文默写。

归类

古诗文名句

主题

借景抒情蒹葭苍苍,(1)_____。(《蒹葭》)感受萧瑟凄清的气氛。
(2)凄神寒骨,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
传达情谊(3)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志同道合,虽远犹近。
(4)求之不得,_____。(《诗经·关雎》)日夜思念,辗转难眠。
运用典故(5)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徒然羡慕,求官不得。
思考:通过分类整理,我们回顾了已学内容,感受到古诗文学习中触类旁通、柳暗花明的欣喜。这正如《桃花源记》中所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6)______。”
2023-05-30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仿照示例,根据谜面,写出谜底。
示例:谜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谜底:高瞻远瞩
(1)谜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谜底:__________
(2)谜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谜底:__________
2023-05-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4. 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2023-04-04更新 | 9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5. 阅读下面名著语段的两个翻译版本,按要求答题。

【甲】

“放心吧,亲爱的,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大干一场,偏偏要向权威的结论挑战。虽然他们对我的病情诊断是正确的,但因此而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完全错了。咱们走着瞧吧!”

【乙】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这两个翻译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简述理由。
2023-05-3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小题。

主角(节选)

陈彦

①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

②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③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

④A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⑤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⑥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

⑦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

⑧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⑨《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⑩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

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B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

“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

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

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

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

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6.主角是什么?是风光无限、粉丝如狂;还是命运垂青、名利双收?
在老一辈的艺术家苟老师心里,为了给观众呈现最佳艺术效果:①________→苟老师对慧娘这一角色的精彩演绎→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7.小说寓平实情节于简约文字,字里行间传递着精神力量、艺术魅力。请你结合选文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
(1)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请结合划线句A,赏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苟存忠的人物形象的。)
(2)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为划线句B进行朗读设计。)
8.请分析“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在文中的作用。
9.《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结合小说节选部分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2023-05-3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据北京青年报6日报道,谈到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王虹表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在认清就业形势同时,就业眼光也不能太局限了。不要局限于那些大家认为好的职业,也不要把区域锁定在大城市。

②王虹表示,上大学是为了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而不是逃离家乡。大学毕业也可以回到农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建设自己的家乡。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年轻人还是有蛮多事可以干。

(节选自《90后博导:没必要都在大城市使劲“卷”》)

【材料二】

①在学校里接触到的00后学生给郑亚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彰显个性、坚持原则,同样踏实努力,在择业上的自主意识更强、职业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关注就业体验和价值体现。因此,所谓的‘00后整顿职场现象’恰恰是提醒了雇主,需要在满足年轻员工需求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②郑亚莉认为,00后毕业生身处于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的时代,个人选择的空间得到了保障;而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领域的分工愈发地专业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带动了越来越多新兴产业的涌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拓宽着就业领域,这也是保障青年能够多元就业的基础。

(节选自《1158万背后的就业关切》)

【材料三】

①新春就业季,向来有“金三银四”之说。在这个大学生就业人口又创新高的黄金就业期,招聘求职难不难,又有何新动向?

②有人坚持考研、考公,有人志在四方、异地工作,也有人订单培养、定向定点,还有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当前,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多元化的职场选择。

③今年初步就业意愿调查发现,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比往年多一点。

④华东理工大学应届生郑潘在综合考量后,最终选择返乡建功立业。“大学学习生涯让我见识了大上海的繁华与喧嚣,”他认为,相比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更需要建设者,更需要青年大学生,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让乡愁不愁,让家乡出彩,这是一场我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⑤好男儿志在四方,跨地域、跨区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加之长三角一体化等因素,人才流动性更为充分与平衡。对于在沪完成高校学业的应届生,上海并不一定是就业的唯一选择地。在综合考虑生活成本、通勤时间、薪资水平后,今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趋理性。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告诉记者,往年已经就业的学生中,有75%初次就业留在上海,而今年做了初步的就业意愿调查后发现,有意外地就业的比例要比往年高一点。

⑥他们中,有的想去长三角苏浙一带,有的则愿意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定居;一些生源地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子,想去成都、重庆等中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城市;还有的想回老家就业,方便照顾父母。“预计今年留在上海的比例,大约会比往年下降5%—10%。”冯磊预计。

⑦就读上海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张同学:“上海的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对我而言比较高,所以想去苏浙一带工作。”上海海事大学赵洋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青岛,而大连离家比较近,自己也更喜欢慢节奏,靠海边又能看到下雪的地方。“找工作得找一个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地方,才能好好干,才能干得长久。”

(节选自《沪上就业季,00后为主的大学生职场选择》)

【材料四】

①智联招聘针对返乡就业发起的调查发现,职场人对回乡就业的认识偏理性,近90%的讨论者并不认为年轻人回老家是“没出息”。

②近日,智联招聘面向毕业生,在河南、吉林两省及青岛、佛山、西安、合肥等省市与地方引才、就业部门一起联动本地企业,发起“我在家乡挺好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城市专场,通过视频直播,将“探城+探企”相融合,集家乡介绍、政策详解、直播探企、在线咨询、简历直投于一体,吸引大批毕业生进入直播间围观和参与。

③业内认为,近年来,非一线城市产业环境、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家乡发展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返乡毕业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地方要充分利用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在各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宽阔的发挥空间,让返乡毕业生发挥才能、施展抱负;同时解决毕业生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节选自《聚焦毕业生回乡就业》)

10.【整理·青春困惑】下列对材料相关的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王虹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众多及毕业生就业眼光过于局限。
B.“00后整顿职场现象”提醒雇主不仅要满足年轻员工需求,更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C.冯磊指出由于房价高、消费高、薪资高等原因,今年留在上海就业、定居的比例,会比往年下降5%—10%。
D.不少大学生有返乡就业意愿,非一线城市及地方也提供充足的条件便于人才发挥才能,实现游子和家乡“双向奔赴”。
11.【发现·青春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呈现哪些特点?
12.【颂歌·青春畅想】来自浙江天台农村在中南大学读大学的小丽,马上面临就业抉择,到底留在广州或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还是回家乡抑或去二三线城市就业,他非常迷茫。你建议他作何选择呢?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出合理建议。
2023-05-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饮酒·其八

〔晋〕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①殄(tiǎn腆):灭尽。②异类:指众草。③连林:松树连成林。④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⑤寒柯:指松树枝。⑥绁(xiè):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属文:撰写文章。②颖脱:锥芒显露,比喻充分显现才华。③堵:墙壁。④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⑤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⑥大适融然:大适,非常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⑦徽:系琴弦的绳子。
13.小语不知道下面加点字的含义,请帮他解惑。
原文例句解释加点字释义方法(供参考)
博学善(1)_____查阅字典法:①撰写,撰著;②类③嘱咐;④隶属。(《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亦雅咏不(2)_____参考成语法:不劳作
素琴一张(3)_____通假借鉴法:便还家(同“邀”)
14.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1)少 怀 高 尚 博 学 善 属 文。
(2)每 一 醉 则 大 适 融 然。
15.根据相关提示,补全下面内容。

16.【乙】文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与《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否符合陶渊明真实的内心世界?说明理由。
17.甲诗借孤松写出自己(1)_____的人格,乙文通过喝酒,抚琴,体现了他(2)_____的性格。
2023-05-31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请就老金华城地标性——金华万佛塔写一段说明文字。

金华万佛塔高达50米。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它始建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之间。原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塔下寺的山坡上,九层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由佛僧居政倡导建成,初名叫“密印寺塔”。因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块砖上雕有不同的精美如来佛像,一排排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期数万计,故称“万佛塔”。


要求: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遗漏; ②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晰;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④用到至少一种说明方法;⑤不超过160字。
2023-05-3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人生乐事;助力他人实现人生目标,也是人生乐事……


请以“这,就是我的人生乐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500字。
2023-06-0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94字形  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填空题
30.65成语和熟语  诗歌鉴赏
四、名著阅读
40.65《经典常谈》
50.8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词句理解与赏析
五、现代文阅读
6-90.65小说
10-120.65非连续性文本
六、文言文阅读
13-170.15陶渊明(365-427)  诗歌鉴赏  人物传记类对比阅读
七、作文
180.65小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