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12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课文带来我们别样的体验□读《藤野先生》,体会鲁迅收到名信时的愤怒;读《背影》,感受朱自清看到父亲pán     )背影的感动;读《梦回繁华》,看到当年汴京街上行人A滔滔不绝的繁华;读《昆明的雨》,欣赏经过细雨洗景物的明丽□读《社戏》,在B抑扬顿挫的情节中凝聚着对童年生活的难忘。

②课文带给我们独特的美感。在《苏州园林》C别有用心的假山堆叠中,感受江南园林的秀丽美;在《中国石拱桥》D惟妙惟肖的石栏石狮里,体会巧妙绝lún     )的建筑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白杨礼赞》倔挺立的白杨树上,读出不屈不náo     )的雄壮美;在《列夫·托尔斯泰》黝黑粗人物外表下,蕴含目光如炬的深邃美。

③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缤纷的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如是说□让我们从阅读课文开始,体验、品味□感悟,然后广泛涉猎,走向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名(nì)B.洗(dí)C.倔(qiáng)D.粗(cāo)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pán(     )       巧妙绝lún(     )       不屈不náo(     )
3.文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不绝B.抑扬顿挫C.别有用心D.惟妙惟肖
4.文段中四处口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B.。;。、C.。;:、D.。;。,
5.请仿照前后语句,在第②段横线处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结构一致。
2023-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市巴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小巴在读《昆虫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请你帮他解决。
(1)《昆虫记》中作者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______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______善建巢穴,管理家务:_______ 表面是纯真的精灵,却是麻醉大师和绝顶杀手。
(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一书中写到了霸王镰刀手螳螂、聪明的纺织高手蜘蛛和冬日田园中的提琴家蝉。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每个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
C.《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D.《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堪称文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2024-01-1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互联网是一种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工具。但近年来,泛滥成灾的网络游戏,让许多学生甚至成年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八年级1班将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标题拟写】
(1)请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022年央视1频道湖北22岁大学生网游成瘾,沉溺网吧10年不回家。王刚曾经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初中、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考入武汉化工学院,可因为沉迷游戏,逐渐沉沦。后来以肄业的成绩惨淡收场,甚至连毕业典礼都没参加。经过10年流浪生活,回家后在疾病缠身和万念俱灰中草草结束了短短的一生。


【智囊献计】
(2)为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献计献策,请你以“云水禅心”的网名跟帖。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瘾少年”的比例高达13.2%;此外,在非网瘾群体中,还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他们沉迷网络,难以自拔,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秋风萧瑟:置换教育,将其与边远山区孩子交换就读,以艰苦的环境进行教育。

霜寒剑冷:目标激励,帮其树立目标,转移注意力

云水禅心:____________________


【媒体采访】
(3)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请你就以下采访对象,分别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校长:________________
采访家长: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8. 古人的诗词中,四季之景不同,四境之貌有异:花草树木能传情,山川湖海可言志。根据提示,请你默写诗句。
类别诗句题目作者
四季之景①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_____,山山唯落晖。《野望》王绩
四境之貌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④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渔家傲》李清照
传情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黄鹤楼》崔颢
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言志⑦《饮酒》一诗中,表现抒情主人公虽然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⑧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出将士们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乘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成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遗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康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而去之(          )     (2)亲戚(          )
(3)追者(          )     (4)库无(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出仓康以赈贫穷。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D.夫以老者之智
12.请从甲乙文中找出形象印证“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一道理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2024-01-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3. 散文是一种艺术,其美具有层次感,让我们走进梁衡的散文《吃瓜》,领悟散文的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

吃瓜

梁衡

①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把看热闹名为吃瓜那些看热闹的人就叫吃瓜群众。此瓜远非彼瓜,今瓜已非昔瓜,这个瓜已完完全全地变异了。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吃真瓜的味道。

②我八岁以前是在农村度过的,只留下了吃西瓜的记忆。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西瓜不但是调剂生活的奢侈品,亦是一个乡村孩子记忆中的特殊风景。

③儿时,有一种很好的奖励是跟着大人去看瓜。看瓜,乐趣却在瓜外。后半夜躺在瓜棚里,凉风习习,天边银月如钩,田野里虫鸣唧唧。如有幸看到远处夜行的动物,多半是狐狸,那两盏灯一样的眼睛直瞪着瓜棚,只这一点就足够你回去对小伙伴们吹上半年。有一次我还赶上看十几个大人挑灯夜战在地里掏獾子。不是像闰土讲给鲁迅那样的用叉子去叉,而是找见它的窝用水灌。被水灌出来的獾子肥肥胖胖的,像一头小猪。大人们高兴地把它捆在一根棍子上抬着,说回去炼獾子油,这是冬天治手脚皴裂的秘制润肤膏。不过乡下还有比这更简单、更高级的润肤品,那便是遍地都有的麻雀屎。雀屎涂手,这好像不可接受,但是当今有钱人喝的猫屎咖啡不是比这个还过分吗?自然与人真是一团解不开的谜。

④我吃瓜经历中的第二次高潮是参加工作后不久。大学毕业,我充满豪情来到内蒙古巴盟,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此地别无所长,唯产一种叫华莱士的蜜瓜,据说是当年一个传教士带来的。金黄色,滚圆,比足球略小一圈,熟透后瓜瓤白中带绿如翡翠。它不像西瓜那样多汁多水,肉质成果冻状,细腻浓香,闭上眼睛咬一口,还以为是在吃蜂蜜。吃过之后上下唇粘在一起,甜得化不开,要取清水漱口。当地气候恶劣,浩浩乎平沙无垠,风起时尘暴蔽日,当面不见人影,白天烈日烤人,晚上又夜凉如水。我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这个沙窝子里,举目无亲,聊以慰藉者、给亲友去信时用来报喜而不报忧者,唯有这华莱士瓜。还有一种冬瓜,如农村土炕上的长条枕头那么大,并不是当菜吃的冬瓜。冬瓜到晚秋时才收获,但不着急吃,暂放到房内墙根处或水缸后面不去理它。到了冬腊月,它早已悄悄化作一包蜜水,用手轻轻拍一下,能看到瓜皮下汁水的流动。这时不能用刀了,要用一个空心草秆吸食。外面飞雪团团,屋内炉火熊熊,盘腿坐在滚烫的热炕上,吃完白水煮羊肉,浑身冒汗,甩掉老羊皮袄,小心捧过一个冬瓜,吸一口凉透肺腑,甜到心底,耳聪目明。

⑤离开巴盟40年后我回去过一次,又吃了一回华莱士,但已全无味道。问起冬瓜,当地人直摇头,似从未听说过,我倒像是桃花源里出来的人,尽说些远古的话。至于在北京更是吃不到当年的那个味道了,常百思不得其解。人说世界之变如沧桑,一块瓜里也有沧桑变化啊!

⑥后来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今瓜已非昔瓜,早成了商品瓜,要产量,追化肥,上农药。二是地头瓜变成了城里瓜,对瓜来说,离地一天,味减一半,暗失美感。原来,人与瓜的初恋只能是在瓜地里。世间之物瞬息万变,人生的许多美好只能有一次,过后唯有存在记忆里。于是想到城里人的可怜,千里之外你还想吃到好瓜?也只配做一个吃瓜群众了。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回味人生不同年龄段听雨的感觉,吃瓜何尝不是这样,遂仿其调填《吃瓜》一阕:

少年吃瓜瓜棚中,枕瓜听虫声。青年吃瓜边塞外,大漠孤烟,味浓伴豪情。而今吃瓜高楼上,淡而无味也。风沙瓜香都无影,侧耳遥闻闹市车马声。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6月11日13版,有删改)


(1)作者围绕吃瓜的经历抒发了不同的感怀,请参考示例,填写表格。
时期少年吃瓜青年吃瓜再吃蜜瓜而今吃瓜
感怀闲适快乐、充满惊奇淡而无味、不再关心

【走进描写之美】
(2)文章第④段划线部分关于“我”吃“华莱士”,蜜瓜的情景极具镜头感,请你给这幅镜头命名并用文字描写出来,可从画面布局、人物行为、心理独白三个方面选择其中两个角度对这幅镜头展开描写。
命名:
镜头描写:
【品读意境之美】
(3)品读意境之美就像鉴赏一幅写意画,字里行间里往往透露出情思的流动,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
①此远非彼,今瓜已非昔瓜,这个瓜已完完全全地变异了。(分析语境中“瓜”字含义的变化)
②外面飞雪团团,屋内炉火熊熊,盘腿坐在滚烫的热炕上,吃完白水煮羊肉,浑身冒汗,甩掉老羊皮袄,小心捧过一个冬瓜,吸一口凉透肺腑,甜到心底,耳聪目明。(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体悟哲理之美】
(4)哲理是经过景的陶醉、情的抒发,思的沉淀之后,再通过一些警句哲言将其“定格”下来的智慧。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原来人与瓜的初恋只能是在瓜地里。
(5)对于记忆中的美好事物,《社戏》中成年后的鲁迅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返京后的梁衡说:“而今吃瓜高楼上,淡而无味也。”请结合《社戏》与文章内容分析两人产生相似感受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沟通云时代

①1月24日莫高窟等石窟暂停开放,基于过去几年在数字化领域的尝试,敦煌研究院在近期推出了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抢先体验版。2月20日,抖音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联手国内九大博物馆,让大家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看遍各大博物馆奇珍异宝;同日,淘宝也推出了“博物馆云春游”活动,联手八大博物馆在3月1日带来一场长达12小时的文化之旅。这场线上文化体验的背后,“云文旅”现象也悄然萌芽。

②隔屏畅聊“云聚餐”

③直播打碟“云蹦迪”

④强身防疫“云健身”

⑤足不出户“云购物”……

⑥转眼之间,似乎所有行业都加速迈进了“云时代”,“云”上生活冲破了空间限制,短短一个月内,“云卖房”“云卖车”“云发布会”等原本意想不到的“云沟通”新形式纷纷出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可“云”似乎已成为现实。因疫情兴起的“云沟通”一方面加速了人们对于全新沟通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让更多平台方、品牌看到了自身的潜力。

【材料二】

①云计算的说法正在广为流行。但是,似乎每个人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各不相同。作为一个对互联网的比喻,“云”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一旦同“计算”联系起来,它的意义就扩展了,而且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有些分析师和公司把云计算仅仅定义为计算的升级版——基本上就是互联网上提供的众多虚拟服务器。另外一些人把云计算定义的更加宽泛,她们认为用户在防火墙保护之外的消费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云”之中。

②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这将是一个时代的来临。

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云计算已从概念进入到创新活跃、广泛普及、应用繁荣的新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产业生态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

【材料三】

①与传统生活模式相比,“云生活”模式具有时间减省、服务精准等优势。“云医疗”让每一个医院不再是信息的孤岛。数据渠道畅通,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以往病人在医院排长队挂号、缴费的苦恼,也将随着一些多功能医疗APP的出现而烟消云散。有了电子健康档案和数据分析,医生可以随时精准诊疗。“云办公”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重复资源能够被迅速发现,合理的配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灵活的办公地点节省了通勤的时间,灵活的办公时间更便于及时准确地处理突发问题。当下的“云课堂”也配置了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资料,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弥补了以往学习方式中用时过长、效率不高的缺陷。

②2020年2月中旬之后,全国各大中小学相继开启“云课堂”。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线上教学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课堂情况。因为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存在着距离,无法与学生直面交流,不知道学生是否还在课堂现场,不了解学生的思路是否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相伴而行。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调整并适应这一全新的教学场景和模式,“课堂”如何发展得更完善,这都是我们仍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14.阅读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云卖房”“云卖车”等原本意想不到的“云沟通”新形式的纷纷出现,万物皆可“云”已经成为现实。
B.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时代,我国云计算将从概念进入到创新活跃的新阶段。
C.“云医疗”可让数据渠道畅通、缓解医疗资源不均,医生也可以根据病人以往的健康数据进行精准医疗。
D.“云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存在很多优势,随着“云课堂”的发展和完善,“云课堂”取代传统课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5.材料二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
16.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7.疫情当前,重庆中小学校开展线上授课,无数师生投身“云课堂”。作为全程参与了此次网课浪潮的中学生,现在有校园记者想采访你,请你根据材料三谈谈“云课堂”的优势和不足。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8. 每一次风雨兼程,未必彩霞满天;每一次翻山越岭,未必花开春暖。但我们从不会被光阴岁月所辜负,那些平凡而又真挚的热爱,终会在骄阳明媚,十里春风的那一刻绽放……


请以《那一刻的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9. 202211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纪录片——《航拍中国》重庆篇,强势登录各大影视平台并引发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和热议。该片用宏观鸟瞰自然发展与微观关注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全新影像语言,展现了独属于重庆的山河壮阔与人间烟火,一经播出后,反响、热度经久不息。


为进一步打造家乡的名片,请选择一处你所了解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写一篇宣传稿为重庆代言。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50.65字音  成语和熟语  标点符号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著阅读
60.65法布尔  《昆虫记》
三、综合性学习
70.65意见建议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采访词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9-120.65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30.65散文
14-170.65非连续性文本
七、作文
180.65全命题作文
19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