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1-31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写不完的旋律。针对莫高窟这一艺术瑰宝,我们在2018年成功         了民族交响歌剧《莫高窟》,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敦煌壁画为题材,通过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宏大的时代主题——只有国家安定,才有人民的幸福。这部作品既         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又         交响乐和民族音乐要素。我们希望以这样兼容并蓄的音乐风格让观众身临历史之境,感受文化精神的          
A.推进        模仿        融合        传送
B.推进        借鉴        容和        传播
C.推出        借鉴        融合        传承
D.推出        模仿        容和        传递
选择题 | 较难(0.4)
2. 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作者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为此,他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还进行了实地调查。《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来自于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A.原则(名词)            推演(动词)          饱满(形容词)
B.作品(名词)             出来(动词)        这种(代词)
C.将画线的句子中“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后面的“。”改成“,”。
D.严谨(形容词)        档案(名词)        上(动词)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
B.纷纷扬扬的大雪天里,张爷最喜欢到人迹罕至的湿地公园散步、赏景。
C.我们班级的学霸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不求甚解
D.美国的科幻小说家艾西莫夫,出版著作更是高达近500部,作品之多美不胜收。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C.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既展示了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也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D.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①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②我想起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③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④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⑤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A.⑤③①④②B.⑤②③④①C.③⑤④②①D.①③②⑤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诗词填空。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展开中华民族史诗般的画卷,每一篇幅都在告诉我们答案。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提出“富贵不能淫,①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种种磨炼,才能“所以动心忍性,②____________。”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表现出将士们的忘身报国之志。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决心像大鹏一样高飞,乐观的寻求幸福与理想“九万里风鹏正举。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陶渊明在《饮酒》中用“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体现“物我合”之境,表现面对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可磨灭;时代变迁,仁人志士精神熠熠。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7. “文学创作部落”的一名同学,写下了这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有些内容请你帮忙修改。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漫游语文世界,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感染。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在朱自清的春天里,A我们嗅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和藏在繁花嫩叶里的鸟鸣声。这里有牧羊人面对荒山戈壁种树不止倔强的坚持;有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B孔夫子发出不舍昼夜的感慨骇人听闻;谢太傅与儿女拟雪妙趣横生;C《动物笑谈》《皇帝的新装》读起来都今人忍俊不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A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2)B句中有词语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应将_____改为_____
(3)C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把_____(填符号)删去。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8. 综合运用
明德中学决定开展一次语文日活动, 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标语栏】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会】古时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直流传至今,广为传颂。请选出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相符的一项(            )
A、韦编三绝——孔子                                           B、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悬梁刺股——孙敬、 苏秦                                D、凿壁偷光——张衡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你写出反方辩词。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东西,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9.这首诗的体裁是( )
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绝句D.七言律诗
10.诗句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罄?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国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


【注释】①汝:你。②资:钱财,费用。③即:就,便。④告罄:财务用尽。⑤恃:倚仗,依赖。⑥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⑦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⑧致:给予。⑨训:教诲、教导。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儿自国至今 _______   (2)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______
1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B.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C.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D.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
译:
14.仔细阅读《诫子书》和《复儿子书》,完成下面表格。
书信篇目共同话题书信
对象
书信目的
《诫子书》儿子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不可怠惰险躁。
《复儿子书》

15.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人生经验,不仅他们的子孙从中获益,就是今人读来也有很多借鉴之处。请你从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选取一句作为座右铭,并说明这样选取的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坐在艾烟里的母亲

牧徐徐

出差正好路过老家,虽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我还是想来个“突然袭击”,回家看一眼母亲。

一起出来的同事把我送到村口,然后自己留在车里说:“回来一次不容易,跟老妈妈多待一会,我睡在车里等你。”我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朝村里走去。

借着月光,我摸索着到了自家的屋前。可刚到门口,便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我赶紧敲门,但却无人应答。

“不会是家里失火了吧?”我连忙扒开门缝,眯上一只眼,朝里面看——屋内,灯光昏暗,而且有一股很浓的烟雾。再仔细一看,浓烟之中竟然坐着一个在打盹的人,正是母亲。在她的腿下面,放着一大堆“半燃半灭”的枯枝叶。

我一边使劲地摇晃着门,一边大声叫着“妈,妈……”母亲这才猛地惊醒了过来,连忙给我开门。

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腿上的关节痛又犯了?”我忙问道,“去年寄给您的进口止痛膏药,您不是说贴过很管用,腿早就不疼了吗?”

“是管用,但天一冷不贴就又痛了。”母亲吞吞吐吐地说,“我舍不得贴,多贵呀,十多元钱一张。用艾叶熏一下,也能止痛的。”

我听后生气地问:“有什么舍不得的?贴完,我再帮您买。再说,您要是真想用艾叶灸,那也得去中药店里买制作好的艾条卷呀,哪能自己烧这么一大堆艾叶。”

“药店里的艾条得花钱买。”母亲反驳道,“钱得省着用。”

“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这浓烟对身体有伤害不说,倘若失火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母亲虽然嘴上不服输,但能看出来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妥。

艾叶枝是母亲在端午时从山上砍回来,然后晒干,以便在冬季关节痛时,点燃焚熏的……

清理完艾叶枝后,我来到村口,告诉同事让他先回去,并帮我请个假,“今晚我要住在老家,明天带母亲去医院……”

如果这次不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回家,我是怎么也不会知道母亲居然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治关节痛,她一直都在电话里骗我说,腿已经不痛了,让我安心工作……

一生勤俭节约,只为能把儿女们培养成人、成才,可等孩子们成才,远走高飞后,她还只愿待在乡下,并依然独自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不愿让儿女们为她多花一分钱,为此甚至不怕坐在半燃半灭的枯枝叶中,任呛人的烟雾一点点侵蚀自己日益苍老的身体。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17.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18.文章朴素的语言里情感丰富。请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所蕴含的情感。
(1)对于我的突然到来,母亲既惊又喜,“我,我,我在用艾叶熏腿……”母亲有些慌张地回应道。
(2)“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我气愤地说。
19.假如把文题改为“说谎的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20.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结尾处加上一个精炼的语段,才能把文章表达得更全面。如果你来加,你会写点什么?(不超过30个字)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到底扶不扶

①老太太倒下的时候,吴明真的吓了一跳。

②只听见背后“咚”的一声,吴明回过头来,就看见老太太在地下躺着,缩成一团,身子痉挛着,手脚不停地抽动着。

③吴明只感觉好笑,这样的诈骗,骗骗别人也就罢了,竟然骗到自己头上,真可笑。要知道,吴明可是这座城市里的老油条了,这个鸡蛋大的城市里,什么样的骗局没见过,调包的,牵羊的,老头老太没事碰瓷的……

④想归想,吴明还是摘下眼镜,仔细地观察着老太太,只见她全身向一处收紧,再收紧……看着看着,吴明不由得佩服老太太的演技,真像,比不上巩俐,也比得上林青霞了,简直可以去好莱坞竞选影后了。

⑤(1)时候正是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这座不起眼的边远小城。烫人的柏油路面,马路上空荡荡的,一丝风也没有。白花花的马路上,老人显得特别显眼。她的四肢,紧紧地向身体中间抱着,双眼紧紧地闭着,脸上的皱纹一会抽紧,一会放松,嘴角溢出了一丝丝白色的泡沫。那抽动的四肢,那嘴边的白沫,不断地向吴明传输着这样的信号:这位老太太是真的犯病了,不是装的。吴明的手,本能地向着老人伸出去,伸出去。

⑥就在吴明的手将要碰到老人肩背的时候,吴明又想到,这样的碰瓷和诈骗,太多了。想到春晚上演的那个帅哥,只因为扶了老人三次,就由开大奔变成骑自行车了。就在吴明的手,不知所措的时候,救星来了。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出现了。那个胡子,不长不短,一看就是很讨人喜欢的那种。对于吴明来说,绝对是光棍做梦娶媳妇——想啥来啥。吴明一把掏出怀里的手机,开启了摄像装置,急急地对小胡子说,快快,哥们帮帮忙……小胡子明显是讨人喜欢的,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连声说,好好,你扶吧。我给你做个证明,放心吧。吴明把手机交到小胡子的手中,(2)急忙扳住老人的肩膀,让老人靠在自己的怀里,同时用力掐住了老人的人中,一双眼睛不停地向马路上的车辆扫描着。

⑦人群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围了一圈。看着几个人的样子,猜测着事故的情由,指手画脚地议论着。

⑧“看这小伙子,多善良!”

⑨“不对吧,这个小伙子,是不是把人撞了,再叫自己的同伙拿手机把这些拍下来,为自己洗去嫌疑呀,你看那个小胡子,就不是什么好人!”

⑩“不是的,老太太已经昏迷不醒了,要是这个小伙子撞倒的,小伙子早就无影无踪了。反正没有人看见,又何必装模作样呢?”

⑪吴明哪里有时间去听这些不相干的话,一个劲地掐着老太太的人中。还好,几分钟过去,老太太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吴明也慢慢地出了一口长气,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

⑫看着吴明额头的汗珠,老太太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你……是你救了我吧……我的心脏病犯了……药在……老人的手指,指着衣服的下兜,说着老人又大口大口地喘了起来。路边的一个小女孩,急忙把手里的矿泉水瓶递了过来。老人吃了吴明掏出的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才终于喘匀了气。

⑬这世间还是好人多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样的不可理喻,都会反咬人一口。吴明心里这样想着,不禁为自己刚才见死不救的想法而羞红了脸。

⑭围观的众人,这时也明白了真相,议论纷纷地说了起来,(3)“这样的小伙子,真是好样的!”

⑮“这样的老太太,也是好样的。该咋的是咋的,总算没有讹诈别人!”

⑯“要是都能这样,马路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故事了。”也有的人扼腕叹息,摇头不已。

⑰最后,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过来,听说了这件事,也被感动了。自愿带老大娘去医院检查一下,大家更是赞不绝口,感叹着世上还是好人多。

⑱看着出租车驶向医院,吴明心上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他扫视了一圈,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⑲原来,那个小胡子,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

21.文中的吴明、小胡子分别代表哪类人?
22.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1)(2)两句的表达效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中加线句子(3)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4.选文多处运用了衬托这一表现手法,请任举一例加以赏析。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杯热茶,总能让我们暖在心头;跌倒时的搀扶,失意时的鼓励,语重心长的告诫,总能叩击我们的心灵,请以《温暖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文章,不要出现与阅读题《互相依偎的温暖》中类似的故事情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词语
20.4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30.9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70.65一般词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四、综合性学习
80.4文段综合
五、诗歌鉴赏
9-100.85刘禹锡(772-842)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1-150.65议论说理类课外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6-20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21-240.85小说
八、作文
250.1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