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内蒙古 八年级 期中 2024-03-31 4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1.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2019-06-20更新 | 1187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递实名制”并未被严格执行,主要是因为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的担忧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等原因造成的。
B.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的水平,实现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跨越发展。
C.中国着眼于推进全球化进程,提出了“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体现了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的决心。
D.阿尔法智能围棋创始人表示,将与人类最强选手柯洁合作开发一个教学软件,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提升棋艺。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社戏》叙述了“我”少年时一段水乡看社戏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如善解人意、聪明伶俐、考虑周到的小领袖双喜。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怀。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C.学习了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初步了解了“物候”和“物候学”,明白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物候现象是由高下的差异因素造成的。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民歌,共305篇,内容上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表现手法。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谦逊的态度,古人在他人面前经常使用谦称。如:下官、晚生、老朽、足下等。
B.张贴对联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中国是讲究礼仪的国度,儒学大师孟子指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孝”“悌”是指对父母要非常孝顺和服从,孟子把“孝道”提升到治国的高度。
D.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的诗句描绘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这一节气。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5. 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诗词填空。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展开中华民族史诗般的画卷,每一篇幅都在告诉我们答案。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提出“富贵不能淫,①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种种磨炼,才能“所以动心忍性,②____________。”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表现出将士们的忘身报国之志。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决心像大鹏一样高飞,乐观的寻求幸福与理想“九万里风鹏正举。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陶渊明在《饮酒》中用“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体现“物我合”之境,表现面对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可磨灭;时代变迁,仁人志士精神熠熠。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国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一个非洲岛国的小姑娘也曾经对媒体呼吁:“你们继续自己奢侈的生活,你们没有准备好承担自己早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正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

【材料二】

中国宣示了“双碳”的重大目标: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早已在诸相关领域发力:我们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不会造成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国家能源供给的转型;我们也设法保护自然生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项项与环境为善的举措,都是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可能享受更清洁的空气、拥有更多的自然伙伴、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正是这一切,组成了中国发展潜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材料三】

中国环境保护徽标

6.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鼓励号召广大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
7.请你写出材料三中国环境保护徽标除字母外的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诗歌首联“__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体现的胸怀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那么,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10.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①精:精致,讲究。②石篑(kuì):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文学家。③茗糜:茶与粥。茗,茶。糜,粥。④啜: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溪流激石   衡于虑,而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石篑梦中误以为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C.响者溪声   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不能寐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
(3)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正确的一项是(     
A.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B.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C.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D.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4)【甲】文中的柳宗元和【乙】文中的石篑,在游览的过程中,心情各自是怎样变化的?
【甲】文柳宗元由 __________
【乙】文石篑由 _______转为 _______
2024-03-3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1.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第②③④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3)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横线句中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4-03-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12.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纸上留香

①记得多年前,在舅舅家墙上看到一幅字画,四个篆体大字梅馨入梦,虽然当时还是冬天,我们那里也没有梅花,却依然从四个字间感受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不是墨香,而是少年的心中第一次生发出来的意境和想象,从此那四个字便印在心上。

②读初中时,有一阵盛行一种带香气的信纸。那时我们常常写信,或是给远方的亲友,或是在杂志上看到的作者,而且那些好看且带有香味的信纸,被折叠成不同形状,蕴含着不同的意思。也曾收到这样的信,展开读时淡香盈然,伴着字里行间的温暖,心便无比的宁静和欣喜。

③现在想来,那是纯真年代最朴素的一种香味,遥远得不可追溯。回忆那些书来信往的时光,即使是最简单的信纸最简短的问候,也在生命中氤氲着无尽的香气,淡雅悠长,一如那些如月澄澈的年华。那些写满思念的信,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一去不回。在这个通讯没有距离的年代,我们失去了等候的味道,失去了在小窗前阳光下,捧读远方来信的芬芳心境。

④后来读书渐多,知道了唐代诗人薛涛,也知道了他发明的薛涛笺。那是一种深红色的纸,可写信,也可题诗。我觉得薛涛制于浣花溪畔百花潭边的红笺,虽美在其色,更重要的是它所蕴清馨,未题字句而先成意境,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钟爱。

⑤读高中时,有一阵子疯狂迷恋上书法,因为当时有个老师是书法家,给我们看过他的不少获奖作品,毛笔字各体皆佳,一下子镶进心里。当时有几个伙伴一起练字,找来许多旧报纸,闲时便写,乐此不疲。那时满室充盈着墨香,还有我们欢快的笑声。随着学业的加重,书法渐渐地远去。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当年一起练书法同学的博文,她却是迥然的心境,她写道:岁月和心情都远去,可是,我却没有辜负当年的那些旧报纸。

⑥没有辜负当年的旧报纸,是啊,那些纸上,曾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留下我们多少稚嫩的情愫,一如初开的花儿,清香满溢。那些香气,那些梦想,那些时光,只有曾经的旧报纸知道。

⑦几年后,有一次在一家旧书店买回一箱子书,翻看时发现其中混有一个古老的日记本,塑料皮中间还有彩色插画。上面的字迹已经变色模糊,就像隔着岁月的尘烟。便饶有兴致地阅读,那是一个初中生的日记,记录着少年的心事,多么简单的时光,多么朴素的成长。是的,那个时候,我们就是用笔来和自己说话,对着日记,将满腹的话倾吐。于是想起自己曾经记过的几十本日记,它们就放在故乡的老家里。

⑧前一阵子回老家、翻箱倒柜也没找到那些日记,满心的怅然失落。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现在想从当年的心事中重温一遍成长也空如一梦。那些年留在日记上的字,也会有着一种香气吧?就像偶然得到的那本少年日记。我希望,我的那些日记也会偶尔温暖一个人的回望,在这个纷扰嘈杂的樊笼里,感到丝丝的清凉。

⑨忽然发觉,似乎已经许久不曾提笔写字,习惯了触摸键盘的手,对纸笔有着畏惧与陌生。那个夜里,偶然一梦,自己仿佛还是少年时,拿着毛笔在旧报纸上写字,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开出了一朵花,像当年纯真的笑颜,在梦中一片芬芳,醒来时,眼里还含着浅浅的濡湿。


(1)“纸上留香”写了关于“我”的四件事。根据提示,填写表格内相关的内容。
时间事 件
多年前舅家的字画笔墨香
书信往来的信笺氤氲着香气
高中时
几年后寻找失落的日记追忆青春的馨香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中“镶”字的表达效果。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横线语句。
(5)选文结尾写偶然一梦,“醒来时,眼里还含着浅浅的濡湿。”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6)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即文章的线索,起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B.作者用深情的笔调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几件往事,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第④段插写了“薛涛笺”的来历及其清馨的意境,丰富了“留香”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D.第⑧段中“那是我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日记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母搬家时遗失了自己日记的不满和怨恨。
2024-03-3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真题 名校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019-06-17更新 | 1197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成语和熟语
2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30.85文化常识综合
4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6-70.85徽标类  广告语
四、诗歌鉴赏
8-90.65王勃(650-675)  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10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10.65说明文
120.85散文
七、作文
130.15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