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1 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古诗文。
(1)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2)年与时迟,意与日去,_________,多不接世,_________,将复何及。(《诫子书》)
(3)刘禹锡在《秋词(其)》中表现诗人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2. 小罗在读到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提出疑问:“剪烛”是剪蜡烛吗?诗人为什么要描述“剪烛”的情景?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和诗歌内容,回答他的疑问。

知识卡片

古代蜡烛芯用纱绳等制成,点燃中无法充分燃烧,常形成长长的黑色烛花伸入火焰中,使烛光暗淡,故须不断剪去,此即剪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沿用为剪烛西窗,如得良友,之后演变为成语剪烛西窗。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0.4)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特别喜欢咀嚼雪里蕻的根茎,脆,还不失韧劲儿,更喜欢父亲做成腌菜的雪里蕻。有了雪里蕻腌菜的加持,尽管是粗粝的玉米糁汤,还是塞牙缝的小米粥,也变得容易下咽了。

我爸个子高,身体不算yìng lang,但做什么事都jīng qiú jīng,比如腌雪里蕻。立冬前后,天气凉了,我就开始sǒng yǒng父亲腌雪里蕻了。他把_______的雪里蕻从地里收割回来,棵棵摘去黄叶,拍打去泥土,然后让它们骑在绳子上。不消半天_______,前半晌还神采奕奕的雪里蕻,像是被日头和风抽去了筋骨,软绵绵的。然后父亲慢条斯理地搓盐,装坛。说来奇怪,本已失去本色的雪里蕻,经过时间的过滤和粗盐的腌渍,重新变成绿色,而且绿得不再张扬,是一种成熟饱满的绿——多像个性格莽撞的年轻人,经过岁月的磨砺,才渐渐散发出沉稳_______的气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ìng lang____________
②jīng yì qiú jīng____________
③sǒng yǒng____________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参差不齐       功夫       憨厚
B.参差不齐       工夫       醇厚
C.良莠不齐       功夫       醇厚
D.良莠不齐       工夫       憨厚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了雪里蕻腌菜的加持,即使是粗粝的玉米糁汤,还是塞牙缝的小米粥,也变得容易下咽了。
B.有了雪里蕻腌菜的加持,尽管是粗粝的玉米糁汤,或者是塞牙缝的小米粥,都变得容易下咽了。
C.有了雪里蕻腌菜的加持,哪怕是粗粝的玉米糁汤,还是塞牙缝的小米粥,也变得容易下咽了。
D.有了雪里蕻腌菜的加持,无论是粗粝的玉米糁汤,还是塞牙缝的小米粥,都变得容易下咽了。
2024-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广州动物园冲上热搜。广州市民出游热情高涨,广州动物园客流激增,位居全市第二,仅次于白云山风景区。在这里,门票20元即可观赏45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哺乳类、爬虫类、鸟类和鱼类等动物,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小熊猫、白枕鹤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动物,而且大多都是超近距离接触!在寸土寸金的越秀老城,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20元门票的市中心动物园,在广州,是多么难得!


【材料二】

但是,广州动物园的动物好忧郁,观看者好心酸。大象、狮子、老虎都有刻板的动作,还有瘦出肋骨、无精打采地小羚羊等,原来它们是马戏团淘汰来的动物。何时给这些可怜的动物一个快乐的家园,何时让走兽腾欢芳草地,何时让飞禽飞舞蓝天?保护自然,平衡生态刻不容缓!

4.请你阅读【材料一】后,概括广州动物园冲上热搜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为保护动物做宣传。

例句:佑护生灵,让动物安家快乐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选出《西游记》中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A.“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一只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孙悟空的取经之路同时也是他的“成长”之路,有很多关键因素促成了他的成长。请你提炼其中一个关键词,如磨难、关爱、团队合作等,结合原著情节,说说理由。
2024-0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_______________
②其一坐于前_______________
以诱敌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班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跃人《俏皮话》)


【注】①衣被苍生:造福百姓。②辄:就。③合:能,配。④牺牲:古代用来作祭祀的猪、牛、羊等动物,文中指食物。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扑杀而食之/骨已
B.焉能我/将复何
C.我肉/数刀毙
D.羊贸贸来/公欣
(4)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5)【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4-02-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课标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课外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文学名著,但目前初中生阅读名著的状况不容乐观,下面是某中学所做的该校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材料二】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会在脑内对文章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编码。通俗地说,即读者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阅读。其中一类策略,是从浏览的文章中收集观点和信息,并把它们作为分别独立的单元输入到大脑中。就像爱吃甜食的小女孩从满地的糖果中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那些,并把选好的糖果放进自己的篮子里。这类阅读策略叫作线性策略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读者,在阅读时更加注重文章的整体结构。他们在阅读时会根据文本内容建构一个层次清晰的框架,就像用信息积木搭建了一个金字塔,各类纷繁的信息被安置在金字塔不同的层级中,变得简洁明了,需要时可以从框架中逐级搜索,使得阅读更有效率。这种阅读策略叫作结构策略

研究证明,在阅读有标记的文章时,内容的重点得到了提示,能够让阅读更为高效。文章标记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筛选信息,也有助于形成更好的认知框架。我国学者王蓉的团队在实验中邀请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在读学生,请他们阅读同一篇讲述科学知识的文章。其中部分学生阅读的材料没有标记提示,另外一些学生则会在文章中看到诸如下划线、加粗等提示重点内容的标记。在随后的记忆测试中,研究者们发现,不论处于什么学习水平(初中、高中、大学),阅读有标记文章的学生们整体上表现出对文章内容更高的记忆水平。更有趣的是,实验还发现,这种记忆水平的提高并非总体上记忆数量的显著增加,而是体现在对于重点知识的更佳回忆。也就是说,文章标记就像大脑里的一个自动筛选器,以自身为线索指引记忆的方向,让大脑记住并保存需要的重点知识,分离和过滤无关的冗杂信息。

(摘编自《百科知识》2021,04B)


【材料三】

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义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就很值得精读。精读就要细读情节、精思原因、鉴赏人物。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一些不甚精彩的章节。如书中一些渲染夸张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与情节游离,可以略而不读。再有,书中少数降妖伏魔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也可以跳过。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以将精读和跳读结合运用,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语文教材七年级(上)》)


【材料四】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了,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了解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单方,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朱光潜《谈读书》


(1)下列表述与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阅读的“结构策略”,是根据文本内容建构一个层次清晰的框架,各类信息被安放在不同的层级中,需要时从框架中逐级搜索。
B.阅读有标记的文章,无论处于什么学习水平(初中、高中、大学),学生整体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水平。
C.文章标记不仅能促进记忆数量的显著增加,而且能实现重点知识的“更佳回忆”。
D.实验发现,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阅读。

(2)结合材料二、三,为材料一中初中生存在的名著阅读困惑,提出几点建议。
(3)小罗所在的学习小组要做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专题研究,根据材料四的方法指导,说说前十回中,他们应该怎么读?试做具体分析。
章回名称章回名称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2024-03-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果

黄兴蓉

①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②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③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④“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⑤“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⑥“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⑦“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⑧“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⑨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⑩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⑪“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⑫“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⑬“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_______。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四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选自《文摘报》,有删改)


(1)结合选文,分析小姑娘的形象特点。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从描写手法的角度体会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四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
②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小女孩此时的神态,并说明理由。
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       
(3)品读选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结合上下文,揣摩“我”此时的感受,并从“我”的角度对山果说句心里话。
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
(4)简析本文以“山果”为题的好处。
2024-02-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1. 作文。

学习棋琴书画,可以感受有意思的艺术熏陶;参加各种比赛,可以感受有意思的挑战;公交车里,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人;参与家庭劳动,投身社区服务,我们总能亲身经历一些有意思的事。

请你以“________真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2022-12-02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2,6,7,8,9,10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诗歌鉴赏
20.65诗歌鉴赏  词句赏析  内容理解  情感主旨
三、基础知识综合
30.4词义辨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  根据拼音写汉字
四、综合性学习
4-5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提炼与概括
五、选择题
6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六、名著阅读
70.65《西游记》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80.4小说类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90.4非连续性文本
100.4散文
九、作文
110.4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