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21845744
小罗在读到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提出疑问:“剪烛”是剪蜡烛吗?诗人为什么要描述“剪烛”的情景?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和诗歌内容,回答他的疑问。

知识卡片

古代蜡烛芯用纱绳等制成,点燃中无法充分燃烧,常形成长长的黑色烛花伸入火焰中,使烛光暗淡,故须不断剪去,此即剪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被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沿用为剪烛西窗,如得良友,之后演变为成语剪烛西窗。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句中的“神州”是指中原地区,是词人心中念念不忘一生都在想着收复的地方,当时被金兵所占领。
B.词中的“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是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C.诗中运用曹刘典故,含蓄表达了作者想做一个像曹刘一样的英雄去建功立业。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情雄壮,意境高远。
2.词人极力赞颂孙权,其用意是什么?
2020-10-05更新 | 23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赏析首联中“涵”字的表达效果。
(2)诗言志。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加以简析。
2022-05-16更新 | 12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请你说说颔联中“争”和“啄”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2019-03-07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