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9 5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甲)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乙) 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我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再见了!看你就像滑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hōng       然大笑。 我感到阵阵眩,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丙) ,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了一下……此后,当我感到惊 huāng        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之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jī ) 哄   (yūn)   (yē) 惶B.(jī) 哄   (yùn)   (yē) 慌
C.(jí) 轰   (yūn)   (yè) 慌D.(jí) 轰   (yùn)   (yè) 惶
2.文段中(甲) (乙) (丙) 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伫立       良莠不齐       天旋地转B.伫立       良莠不齐       昏天黑地
C.耸立       参差不齐       天旋地转D.耸立       参差不齐       昏天黑地
2024-02-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医生以身殉职,”老师说,“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玉立。
C.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林场的建设者们,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D.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盘古?还是炼五色彩石补天的女娲?
2024-02-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语文综合兴趣实践活动,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B.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
C.商店里摆满了毛巾、肥皂、饼干、牙刷等日常用品。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2024-02-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家父”   “愚兄”   “鄙人” “寒舍”等都属于谦辞。
B.成语“不耻下问”   “杞人忧天”分别出自《论语》和《列子》。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等。
D.《狼》选自文言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2024-02-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人折柳内涵丰富:                                    ;当然,柳还与谐音,所以亲友送别时折柳而别,是希望要远行的亲友能留下来。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A.⑤④①③②B.⑤③④①②C.⑤②④①③D.⑤③②④①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默写填空
(1)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3)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刘禹锡《秋词》)
(6)________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023-12-27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古诗阅读-【寒假自学课】2024年七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焱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椒:花椒。②炎(xū )然:突然。③悼息:悲伤叹息。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杨天一   ________________
入穴 ________________
③如者久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一蛇所吞                       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B.蛇追不及                       博学笃志(《论语》)
C.吐死鼠地上                       其一犬坐前(《狼》)
D.衔而去                           得一人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3)翻译下列句子。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4)文中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为此鼠作《义鼠行》一诗,诗云:“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你觉得此鼠的“黠”体现在哪里?
(5)作者蒲松龄在本文和《狼》的情感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2024-0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面小题。

钢笔

邢庆杰

①那天刚上课, 刘晓丽忽然带着哭腔站起来说:   “老师, 我的钢笔不见了。 ”

②我见过刘晓丽的这支钢笔,全金属外壳,应该是全班最好的一支钢笔。据同学们说,这是刘晓丽上学期期末考了全班第一名,在供销社当主任的爸爸奖励给她的,价值十二元。这个价格,是我这个代课老师一周的薪水。我用的钢笔,才一元冒头。

③我走上讲台,目光威严地扫了大家一眼说:“我数一二三,大家都闭上眼睛,拿了钢笔的同学,可以趁这个机会,将笔扔在地上。 ”

④看到大家都紧紧闭上了眼睛,我也闭上了双眼,只是留了一条缝,悄悄观察着全班同学。同学们都闭着双眼,一动也不动。只有吴小天,他忽然将眼睛睁开,先看了看讲台上的我,又左右看了看,犹豫了一下,又把眼睛闭上了。

⑤“好了,大家睁开眼睛吧! ”我叹了口气说:“很遗憾,那位同学没有珍惜我给他创造的这次机会,那么,大家继续听我的口令。” “起立!向右转! 向左转! 向后转……”

⑥同学们虽然不知道我整的哪一出,但都随着我的口令动了起来。我居高临下,看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像做游戏般,面带笑容,只有吴小天有些异常。第一次“向右转”时,他左顾右盼,看到同学们都转过去了,才匆忙转了过去。“向左转”时,他竟然转错了方向。

⑦我对吴小天的情况基本了解:他的妈妈和爸爸离婚,改嫁到邻村,爸爸再婚时,后妈是带着两个孩子嫁过来的,对吴小天基本是不管不问,还不让亲妈来看他。

⑧我约谈了吴小天。吴小天又矮又瘦, 头发像鸟窝,裤子的膝盖处打着补丁

⑨“吴小天,你把刘晓丽的钢笔交出来吧? ”我稳操胜券。

⑩他吃惊地抬头看了我一眼, 坚决地摇了摇头,大声说:“老师,俺没拿! ”我强忍涌上来的怒火,耐着性子继续开导他:   “我会对同学们说,钢笔是我在外面捡到的……”“老师,俺没拿! ”他又来了一句,斩钉截铁。

⑪我回到教室,让学生们同桌之间互相翻看书包和铅笔盒,我站在讲台上监督。当然,我的目光主要盯在吴小天那儿。

⑫吴小天双手死死地抱住书包,不让同桌尹大兴搜。尹大兴只好向我求救。

⑬我冷笑了一声问:“吴小天,你不是没拿吗? 干吗还怕搜? ”

⑭吴小天倔强地看了我一眼说:“是俺自个儿买的!这种钢笔只许刘晓丽有,俺就不许有了? ”说着话,吴小天从书包内取出钢笔,举在手中。

⑮我几步走过去,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钢笔说:“人赃俱在,你还敢抵赖!”“这是俺自己买的!”他低声抽泣起来。我问:   “那你的家长知道吗? 钱是从哪儿来的?”

吴小天慌了,紧张地摇了摇头,脸上溢满了汗水

⑰周一早上,我刚到学校,刘晓丽就把我拉到门外说:“老师,我们冤枉吴小天了,那天是我把笔落在家里了。”我一下子懵了。刘晓丽说:“吴小天很喜欢这支钢笔,说过一定要买一支的,我以为他也就是说说……我爸爸猜想,这一定是他亲妈悄悄给他买的,他不想让别人知道。”

⑱一种深深的愧疚和心痛油然而生。我几步走进教室,我一定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还吴小天一个清白,真诚地向他道歉。可是,教室里没有吴小天的影子。我派尹大兴去他家里找,才得到一个消息:吴小天走了,他被舅舅收养了。

⑲从那以后,我的生活起起落落,但内心始终对吴小天怀着一份愧疚。这份愧疚,成了我心中化不掉的块垒。

10.第⑨段“我稳操胜券”认定吴小天拿走钢笔的依据有哪些?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11.结合提示赏析文中语句。
(1)吴小天又矮又瘦,头发像鸟窝,裤子的膝盖处打着补丁。(赏析人物描写)
(2) 吴小天慌了,紧张地摇了摇头,脸上溢满了汗水。(赏析加点词语)
1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
13.其实小说并没有结束,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续写一个合理的、突转的结尾。
很多年后, 我再次见到了吴小天,谈起当年的“钢笔事件”,送上我迟来的道歉。他笑着说:               
2024-02-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长的山路

沈念

①村与寨之间,山路相连,弯曲环绕,通往外面只有一条路,旧貌陈颜在浑然不觉间起着变化。父亲带着村民修这条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②那是一条遇到雨水就会泥泞的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进入雨雪季节,就像踏进地雷阵,要随时小心掉进泥坑,出来一身脏泥衣。我每天上学必经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门前的三岔路口,我曾发誓,将来要逃离闭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

③寨子里的祖训是,穷也要有穷担当,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时候,很多条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条路。刚换的村支书是父亲,村民难以忍受这条破路的时候,就望着他们的新支书……

④父亲也不是没找过乡长。乡里的书记调任新的岗位,暂时由田乡长代理书记。那天父亲守在外面,瞅乡长办公室没人的一个空档,进了门,又要讲烂路的状况,但刚起了头,田乡长就叹了口气说,乡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父亲本是脸薄之人,听了这话,心里涩涩的不是滋味。后来有乡干部说县长要来,他当时心一硬,决定豁出去了。他想好了,万一县长发脾气,村支书不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必须要修条路对村民有个交代。

⑤那天,乡干部集中在礼堂开会。龙县长坐在台上讲话,字正腔圆,听得到声音在墙壁上碰撞。父亲站在外面,龙县长的讲话碎片似的飘进耳中:“农村广阔天地,不能死脑筋搞农业,我们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镇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⑥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

⑦“县长,帮我们修路。”父亲说完这句话,就一声不吭了。车从乡政府大院出发了,车厢内空气沉滞,县长的表情凝重。

⑧那条路,雨后泥泞,泥浆乱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过的水田。几个干部无从下脚,落在后面。龙县长刚迈了几步,鞋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巴,问走在前面的父亲,你们平时一直走这条路?

⑨父亲说,祖祖辈辈。

⑩有个干部嘟囔了一声,这条路走不进去吧?

⑪龙县长扭头说,车开不到的地方,脚可以走,村民能走出来,我们就能走进去,我们走一次是一次,但山寨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月月走、天天走的。

⑫父亲回村,召开村民大会,第一句话就是,到修路的时候了。村民掂量着父亲的话,热情高涨,交头接耳,说龙县长讲得真好,又说父亲有胆识,没米下锅的人才敢破釜沉舟,还说,我们山寨人走好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快要到了。

⑬修路是三个月后启动的,财政困难,资金缺口大,父亲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分成凿石组、运输组、铺路组,就地取材,用钢钎凿碎山石,手锤打得叮叮响,火花四溅。大家吃在工地上,饭菜从家里带,坚持了三个月,拉出了一条三米多宽的新路。父亲又想了个主意,把那些钎开的薄石块,条形块状的,带回村里垒了水渠的护坡。

⑭修路接近尾声,那条儿时长长的山路,很快变了模样,变成了一条更平更宽的柏油新路。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⑮山寨的变迁,如同一本厚厚的书,风吹开一页沉重的过去,又画出一页开阔的未来。而今山路两旁是农家乐和古朴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风和厚厚的绿荫,是幽美的峡谷和明亮的旷野。那么多从路上经过的人,帮父亲和这座古老的山寨铭记着一条山间长路的故事。

(节选自《长路与短句》,有删改)

14.为了修路,父亲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行动过程

行动结果

找乡长申请修路
拦住县长请求修路县长实地调查路况
召开村民大会
修成柏油新路
15.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1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
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
17.“路”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本文“长长的山路”象征什么?请结合山路的前后变化简要分析。
2023-06-26更新 | 148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8. 祥子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请将ABC按正确的顺序填写在表格“落”这一列。
第一次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第二次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第三次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A. 卖掉了车来安葬虎妞。
B.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C. 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
2024-02-29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9. 下列对《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性格特点描述相符的一项(       
A.学识丰富,热爱生物科学研究B.善良、勇敢、机智、冷静
C.性格沉稳,为人随和D.崇尚自由,野性十足
2024-02-29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0. 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所描写人物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毛泽东)
B.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 ”他突然向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彭德怀)
C.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大胡子,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 “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周恩来)
D.他是我遇到的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贺龙)
2024-02-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喝彩”是动词,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大声叫好”。在生活中,“喝彩”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阵掌声……总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地方让你忍不住为之喝彩,在你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请以“这一次,我为             喝彩”为题进行习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7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8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二、选择题
30.85标点符号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65衔接与排序
80.65诗歌鉴赏  内容理解
190.85《海底两万里》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200.85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90.65小说类课外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0-130.65小说
14-170.4记叙文
六、名著阅读
180.85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七、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