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9 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前我对诗词的喜爱被(yīn)(     )蔽遮盖,直到我读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的春景,诗中的春风。在王安石的笔下春风的到来以及带来的变化,增添了诗人一()(                的心情,诗一样的春色。那一刻,我发现了诗的美!“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中的水碧波粼粼,诗中的花香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夏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在高骈的笔下构成了一幅色情调清和的图画。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诗一样的夏景,我发现了诗的美!我对诗词的热A.chén B.chéng)油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yīn (     )        (     )
(2)加点字“忱”的正确读音是(     
A.chénB.chéng

(3)填入文中         的文字正确的是(     
A.对故乡的喜爱和赞美。B.对家人的无尽思念。
C.对友人无尽的不舍。D.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2. 诗词探秘。
诗中有画,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白描让我们领略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曹操“(1)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浩渺海面,突兀山岛;李益“(2)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与边塞月景有了一场邂逅;刘禹锡“(3)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诗人的豪情;王湾“(4)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小景传大景,写出海面宽广;马致远“(5)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以凄凉之感,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的惆怅苍凉,直接表达哀思。
2024-02-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小陈的妹妹因生病无法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于是她给老师发了一条请假信息,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老师您好!舍妹因病缠身,无法参与活动,只能由家父和家慈光临,还望您见谅!

——小陈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从出生以来,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你认为下列哪一位人才是鲁迅的恩师?请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A.寿镜吾                B.长妈妈                C.藤野先生
你的选择:(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1986年,《西游记》被翻拍成电视剧,深受人们的喜爱。请你也当一次小导演,选择一个故事,列出主角、服饰、经过、感想,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西游记》翻拍方案表

选择故事

主角

服饰

经过

感想

2024-0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阎连科

①我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②我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换成一沓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发给他的儿女和正月来走亲戚的孩娃们。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每天上学时,我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③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反复问我偷没有,我都说没有,父亲便狠力地朝我脸上掴起耳光来。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的,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不看我,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看见他眼里含着的泪。【批注:一个“扭”,是父亲下意识的掩饰,但“眼里含着的泪”让我们窥见他严厉外表下的内心世界,那时对儿子的心疼,也有一个父亲无奈的辛酸。】

④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那一季卖黄瓜的钱。那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⑤父亲知道后,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的,毕竟我有前科。他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我说没有,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那一次,我的脸肿了。因为心里委屈,夜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然后父亲就拿手去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脸扭到一边,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一会儿他就出去了,坐在院落里。父亲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眼神无奈,只有天上的星星与月亮。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⑥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可是父亲没打我。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偷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⑦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⑧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注:

⑨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

6.简要概括文章中的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打是“最最该打我的”?
7.参考所给的批注示例,对第⑧段划线句子进行批注。
8.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划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
9.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一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打”有不同的见解。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做适当阐述。
同学A:这个父亲有一些粗暴,他教育孩子只靠“打”。
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
同学C:只有经历多年,作者才能明白受父亲“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
我的看法和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沈从文和《湘行散记》


【材料一】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


【材料二】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材料三】

《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沈从文藉散文自由、灵活地抒发心曲。而《鸭窠围的夜》是作家在夜泊鸭窠围这个静谧的夜晚把心曲吐露的更为真挚、优美、感人,是整个散文集中最为动人的篇章。


【材料四】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我包定的那一只小船,在天空大把撒着雪子时已泊了岸,从桃源县沿河而上这已是第五个夜晚。看情形晚上还会有风有雪,故船泊岸边时便从各处挑选好地方。沿岸除了某一处有片沙嘴宜于泊船以外,其余地方全是黛色如屋的大岩石。石头既然那么大,船又那么小,我们都希望寻觅得到一个能作小船风雪屏障,同时要上岸又还方便的处所。凡是可以泊船的地方早已被当地渔船占去了。小船上的水手,把船上下各处撑去,钢钻头敲打着沿岸大石头,发出好听的声音,结果这只小船,还是不能不同许多大小船只一样,在正当泊船处插了篙子,把当作锚头用的石碇抛到沙上去,尽那行将来到的风雪,摊派到这只船上。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选段

11.阅读文本,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一部较为成功的作品。
B.带上了文化反思的意味的书籍是《湘行散记》。
C.1916年,沈从文开始投身行伍。
D.通过材料四,我们读出沈从文对环境描写的高超技术。
12.请你阅读材料四,试结合内容分析作者情感以及你的感受,
2024-02-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小园

【南宋】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13.发挥合理想象,描述第一、二句的画面。
14.请分析“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的表达效果。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文甲

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毋自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柱乎?”遂不问。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慧:聪明,有才智。 ②太祖:指曹操。 ③啮:咬。④谬(miù):假装。⑤妄言:瞎说,乱说。 ⑥自苦: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文乙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辑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 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5.解释下列加点字。
(1)鼠啮者(         )
(2)俄而库吏以啮鞍(         )
(3)不问(          )

方法积累

联系内容

解释

课内迁移

去后达浅搁
(4) ____________

字典查阅

赁:①租税,税收;②租借;③受雇,当雇工。(《古代常用汉语字典》)舟将归
(5) ____________
1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曹 操 之 子 冲 早 慧 时 军 国 多 事 用 刑 严 重
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
18.文中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再举出一个古代儿童聪慧的事例。
19.根据故事内容,为文乙取一个合适的标题,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2024-0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诗情画意描美景。
美景无数,一定有一处美景让你动容,一定有一处美景让你享受。请你明确一个地点(如:雨天的小径、学校的篮球场等),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必须使用至少2种修辞手法,并合理添加1-2句诗句,将这一幅美景表现出来。不少于100字。(注:请先将结构、诗句、修辞等填写进表格,此步选做。)
结构(用序号的形式)
备用诗句
备用修辞
2024-02-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1. 巧思妙语抒真情。
以“晚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下面大方框出画出符合你文章思路的思维导图。叙事条理清晰,不要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500字,不得写成诗歌。

《晚餐》作文构思单

时间

傍晚?深夜?(可以任选,但必须是晚餐的时候)

地点

家里?餐馆?酒店?草坪?(地点合适均可)

人物

家人?朋友?同学?(人物合理均可)

事件

在晚餐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请细致的描写下来,注意用上写作方法。
2024-02-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2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字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语言表达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文化常识综合
40.65《朝花夕拾》
四、名著阅读
50.65名著导读  《西游记》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开放性作答
五、现代文阅读
6-100.65散文
11-120.15非连续性文本
六、诗歌鉴赏
13-140.65陆游(1125-1207)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5-190.4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八、作文
200.15小作文
21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