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15 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3)崔颢《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中,上阕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来”与“去”的对比,突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024-04-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       )传承人类文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成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zhǎng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是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      )       ②zhǎng(      )
(2)下列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浓缩在书本中,同时也当作交班的嘱托,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
B.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当作交班的嘱托
C.作为礼物欢迎我们,浓缩在书本中,当作交班的嘱托
D.作为礼物欢迎我们,当作交班的嘱托,浓缩在书本中
(3)依次填入文段①②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虽然   ②但是B.①如果   ②那么
C.①由于   ②所以D.①不仅   ②而且
(4)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书是:
2024-04-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雏。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3.《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晓雾将(      )          (2)白鸥矫(      )
5.对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B.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C.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7.甲文在句式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8.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9.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
2024-04-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父的月光

①那时候的月光真的如水,摇动的和不摇动的事物都在荡漾着。而照在祖父居住的青石板房顶上的那一片月光,却一直流动着,祖父的嘴巴也不断翕张,淌着的都是古老的传奇和故事。我摇着巨大的蒲扇,划动月光,为祖父驱赶着炎热和蚊蝇。祖父讲着我爱听的故事,虽然陈旧了,但语言和梦想永远新鲜。祖父所讲的那些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音乐。

②讲故事的时候,祖父的语调不紧不慢,静静地将他道听途说或是自身经历过的那些民间奇人异事,持续不断地灌输给我,往往,在紧要处卖个关子,或且听下回分解,让我欲罢不能。回荡在内心里的古灵精怪和故事碎片,像旧了的黑白胶片,在我的想象里翩翩起舞。

③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和祖父一同度过的。每晚,吃完饭后,我就早早地跑到祖父那里。通常,夏天的夜晚,我就把失明的祖父搀扶到不高的屋顶上,拿一面蒲扇,端一碗开水,请祖父给我讲故事。也有许多的小伙伴,自动围上来,竖着耳朵,一脸虔诚地听,有时讲到夜半三更,害得那些胆子小的伙伴不敢独自回家,祖父就拄着拐杖,敲敲打打地将他们一一送回家。

④奶奶说,祖父年轻的时候,不仅读过私塾,还收藏了不少四书五经和传奇志怪之类的书籍,上面的文字,他都读过,甚至几十年后,还会背诵。

⑤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是祖父的故事,为我的童年营造了一种宽厚、亲切和富有想象余地的心灵氛围。可是人总有厌倦的时候,尤其是一天天地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到中学读书以后,我就不自觉地远离了祖父和他的故事。但过往如水,许多的故事都模糊如我们所经历的往事,而总会有一些场景,在记忆中矗立如碑。许多年后,我总是回想起童年夜晚里的那些均匀月光,是它们,让祖父翕动的嘴唇长出了美妙和神奇的花朵,让一个少年的乡村时光迷离、灿烂得不明所以。

⑥不幸的是,在我十八岁那年冬天的一个中午,看起来健壮,且没有任何疾病的祖父,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所在的尘世。几乎与此同时,我也携带着故乡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性与祖父当年在月光下给我讲的那些故事,走州过县,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存。起初,由于工作的忙碌和生活的艰难,很少回头打望来时的道路,也很少去回想童年时光,尽管那一段时光里花草繁茂,月光照耀的村庄和祖父的面庞坚韧而持久。

⑦再回到故乡,又去看了祖父母居住的房屋,里面堆满了尘土覆盖的物什,大小蛛网挂满屋梁墙角。我知道,祖父和祖母,连同那些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是不会走的,他们的气息已经深入到了黄泥、榆木橡檩和空气中了。如今的村庄,月光依旧,但感觉已经没了少小时候的清净和缥缈了。房顶的青石板依旧,铺陈着岁月的落叶与灰尘。但月光照在上面,还是呈现出水的姿态,在风里微微荡漾,看得久了,仿佛祖父又在喃喃地讲故事了。

10.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的内容。
童年时,祖父给“我”讲故事——读中学,①______——十八岁,②______——工作初期,很少回想童年时光和祖父——再回故乡,③______
1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说说你对文中第①段画线句的理解。
祖父所讲的那些故事传奇,在我植满草根和野花的心灵当中,响动着滴水穿石的音乐。
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它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但去得也快,到了一定高度,热量支出便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地面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4.选文中“蓝色衣裳”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15.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17.文章第⑩段中写道“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8.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筏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1)选文出自《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人名)。
(2)选文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24-04-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9. 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光明中学开展了一次以“传承·节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传承节俭文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校刊《新月》准备以“传承节俭文化”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二,再设计一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诵读节俭名言
栏目二:演唱节俭歌曲
栏目三:______
(2)(引领生活新风)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提取出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浪费93克,浪费率为11.1%,大型聚会浪费为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3)(发出节俭倡议)在传承节俭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老师安排你说几句话作为班会的总结倡议,你会如何说?
2024-04-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题目:这样的他(她)让我敬佩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2024-04-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材料二: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材料三:

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这三则材料给我们很多启示: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时间宝贵,努力须趁早;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2024-04-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白山市第五中学、白山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85字音  复句的类型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注音  衔接与排序
三、文言文阅读
3-90.1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0-130.65散文
14-170.65说明文
五、名著阅读
180.85《昆虫记》
六、综合性学习
190.65意见建议  提炼与概括  活动设计
七、作文
200.65全命题作文
21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