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17-11-22 2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__________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⑥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⑧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分道扬biāo(       )               cuán (       )          ③恣suī(      )
2017-11-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A.王:为王B.罾:鱼网C.间:暗中D.篝:用笼子罩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B.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字不虚设但言简义丰,意境深美。
C.“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北方,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D.2018年度淄博市青少年“中国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张店区举行,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2017-11-22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人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
①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②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
③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
④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
2017-11-22更新 | 112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6. 下列句子中对名著《格列佛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作者通过格列佛的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B.格列佛在飞岛国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8.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9.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文天祥三过无锡

宝祐四年,文天祥二十而举进士,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先朝故相李纲之隐所也。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是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德祐初年,元将伯颜举兵二十万南下,朝廷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泣涕,发郡中豪杰。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其友止之曰:“今贼兵势大,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势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之,庶天下将有闻风而起者。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十月,天祥入平江,时北兵攻常州亟。天祥麾军至锡,遣朱华、尹玉、麻士龙援常,至虞桥,血战两日。士龙战死,朱华败绩,玉引残卒五百人夜战,旦皆没。

德祐二年,北兵困临安,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天祥自分一死矣,与元将伯颜慷慨抗论,上下颇惊动。伯颜怒拘之,欲北解大都。及无锡,恐南人劫夺,幽黄埠墩。锡人闻文丞相过,持香跪送,哭声震天,之莫散。天祥感泣,口占《过无锡》。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然北兵恐锡人势大,平明即悄然北遁。

未几,行至京口,有骁勇之士慕义而阴从之,果取文丞相,夜亡入真州。

                                                                      (据《宋史》辑录)


【注】①宝祐:南宋理宗年号。德祐为宋恭帝年号。②平江:地名,今苏州。京口:地名,今镇江。
9.下列句子中的“于”与“幽于黄埠墩”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藏书之家B.又留蚊素帐中
C.何有我哉D.青出
10.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天祥年少成名,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
B.文天祥二过无锡时,正值元军大举南侵之际,他响应朝廷的号召,召集人马,驰援常州,但是惨遭失败。
C.文天祥三过无锡时,无锡百姓不顾元军阻挠为其送行,天祥感动而吟诗明志。
D.元朝人惟恐无锡百姓救文天祥,表面上押着他离开无锡,而暗中派勇士在京口尾随追杀文天祥。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自量力________                    (2)旦皆没__________   
(3)谢太后使天祥元军请和________        (4)之莫散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黄埠墩皆水,非舟楫不达,本难得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清 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1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
16.第⑦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人墙

王伟华

①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②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③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④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⑤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⑥哥走了……

⑦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⑧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⑨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

⑩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⑪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身体不大好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⑫大爷好啊。

⑬大爷爷好。

⑭……

⑮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⑯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⑰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⑱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⑲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⑳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㉑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㉒呵,你以为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㉓二十万?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㉔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7.根据文意,用简洁担当语言补充故事情节。
哥找第筹资修桥,弟_____ →哥_____,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_____,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18.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19.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②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的他直抽凉气。(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20.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哥弟中谁的名字更应该刻在名人墙上?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意料中的收获。生活中,也有一些收获是完全出乎意料的。面对出乎意料的收获,人们有诧异,有惊喜,有感叹,甚至还会有思索。
请以“意外的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透露个人真实的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5,7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诗  词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字形
三、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衔接与排序
60.64现代文阅读
四、名著阅读
70.65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五、诗歌鉴赏
80.64
六、文言文阅读
9-120.65历史事件类课外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3-160.4杂文
17-200.4小说
八、作文
21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