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19-07-05 21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真题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果实馥郁的香气没有让咏唱逐的鸟儿们沉醉,却将山野熏成了檀紫、猩红、金黄和蚕白,而那àn然失色的叶子从果实的缝隙中悄无声息扑向沉默的土地。


①角____   ②àn____
2019-07-02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2.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 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②当 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③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贫困代际传递。
A.抵制   喧嚷   阻挠
B.抵制   喧嚣   阻挠
C.抵御   喧嚷   阻断
D.抵御   喧嚣   阻断
2019-07-02更新 | 142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国际上看,能成功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的国家实际上是凤毛麟角的,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要成功跨越,面临的挑战更大。
B.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
C.迫不及待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促使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疆域,从“全球史”的大视野看待和解决中国发展带来的问题。
D.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家庭也因负担不菲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全力以赴、不计成本把孩子送进奥赛培训班。
2019-07-02更新 | 84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使用国家主权网络IPV9和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平台,是实现“一带一路”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强力保障。
B.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还能鼓励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C.端午节假期到来,人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可以游览名人出生地和文化遗产地,了解和唤醒文化记忆。
D.很多人知道气候变暖主要源自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2019-07-02更新 | 139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真题
5. 填空。
①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
②王绩“________________”与王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诗句有着相似的意境。
③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④宫中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内外异法也。
2019-07-02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6. 名著阅读。
“刷子李”“张大力”均为当代著名作家____短篇小说集《____》中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这些市井人物职业、秉性不同,但大都身怀绝技、本领超凡,如规矩格色且医术高超的华大夫、____等。这些作品故事性强,其共同之处是运用____等写法,使行文异峰突起,大起大落,从而凸显人物特长或特征,产生撼人心魄、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2019-07-02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7. 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和”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和’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和”金文写作,是的省略,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乐音美妙谐调;“”即说话、言论。“”“以后者比喻前者。“(郑)纲等从而和之,议始定”即用其本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则用其引申义: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夫和(不同因素和谐相处)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国语·郑语》)
②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
③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
“和”远流长
(3)3月22日“国际幸福日”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和’美中国”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2019-07-02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8.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9.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2019-07-02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无他,手熟尔____
②尔安敢吾射____
③老翁一短柄斧____
④至一老翁,须发皓然____
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2019-07-05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梁衡《壶口瀑布》

13.试就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及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14.选文语言极富审美价值,试任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9-07-02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从何而来

克林格尔巴赫·贝里奇

①无论是零碎的喜悦,还是获得满足之后的激动,快乐都是一种人们更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东西。

②开始于60年前的研究中,将电极植入大鼠大脑的不同位置,发现大脑中有一块区域似乎很享受温和的电刺激,大鼠反复回到研究者对它们进行微弱电击的那个角落。如果通过线路连接,让大鼠可以通过按一下控制杆,自行启动植入电极,那么大鼠就会强迫症般地在1小时内自行刺激超过1000次。于是麦吉尔大学奥尔兹认为他们找到了大脑中专门负责产生行为奖赏效应的系统,这一区域包括位于前脑基底部的伏隔核和围绕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纤维束形成的扣带皮层,这里被视为“奖赏回路”的运作基地和快乐根源。

③关于快乐在大脑中出现的位置及方式果真如此?从未停止的探索回答了许多科学家的怀疑。奥尔兹找到的脑区位于大脑前部,由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而多巴胺则是由脑干附近的神经元释放。假如大脑前部的这些脑区真能调节快乐感,那么使多巴胺充盈其间或被彻底清除,应该能改变动物对它们喜爱的某种刺激的反应,这样推断顺理成章。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④芝加哥大学庄小溪很有创意地通过基因改造培养出一种缺少一种蛋白质的小鼠,而这种蛋白质能重新摄取多巴胺,并使其回到神经细胞中。实验小鼠缺少这种蛋白,大脑中的多巴胺的浓度较高,但它们吃到甜食时表现出来的快乐并不比正常小鼠强烈。只是它们在扑向甜食时反应更敏捷,但舔嘴的次数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大脑中多巴胺被清空的大鼠,对甜食丝毫不感兴趣,如果不主动饲喂,它们甚至会“绝食”到饿死。在人身上,多巴胺的浓度似乎也与人们所宣称的对某种美食的“需要”程度有关,而与“喜爱”程度无关。毒品滥用使大脑中充满多巴胺——尤其那些与“需要”相关的脑区。而由于多巴胺的冲击而激发强烈的渴求,并且使这些脑区的神经细胞对今后的毒品接触更加敏感,但毒品没有带来快感,就如小偷因诱惑冲动行窃,却并不感到有何快乐。可见多巴胺的作用只是意欲驱动,而非带来真实的快乐。

⑤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假设,“快乐电极”的刺激会使大鼠(或人类)的大脑中的多巴胺积累增多,但不能让大鼠感到快乐。不出意料,在杜兰大学希斯的实验中,启动电极使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浓度提高,驱使大鼠觅食饮水,但没有使它们对食物更有好感,相反在电极刺激下奔向甜食的大鼠却摇头、擦嘴。他多次利用标准“快乐电极”对精神变态和抑郁症患者施加电流,结果都能使得至少一名患者非常强烈地想喝酒,但却没有患者感受到显著的快乐。由此可以断定,“需要”和“喜爱”是由大脑中完全不同的机制所主导。

⑥受到奖赏时的情感体验,与“喜爱”和“需要”都有关系。最终我们找到了大脑中真正的快乐中心——那些负责直接产生快乐感的区域,位于此前认为构成奖赏回路的某些大脑结构中,在这些所谓的“快乐热点”中有一个位于伏隔核中的叫做内侧壳的部位,另一个位于前脑底部深处的腹侧苍白球(主要接收来自伏隔核的信息)。

⑦为了定位这些“快乐热点”,我们搜索了那些受到刺激后能放大快乐感的脑区,比如能使大鼠对甜食的喜爱更加强烈的区域。无数次失败后,利用其大脑中合成的脑啡肽成功提高了大鼠对甜食的喜爱程度。这些“快乐热点”中的每一个,都只是它们所在位置的一小部分(小鼠1立方毫米,人类1立方厘米),但正如群岛中的每一个小岛,小岛彼此相连,与其他处理快乐信号的脑区相通,形成了一个强大、完整的快乐回路。实验中如果使快乐回路中的一部分失活,并不会减弱或中断大鼠对甜食的喜爱,除非腹侧苍白球被破坏。同时要想产生非常强烈的欣快感也不容易,除非是像我们的实验中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激活整个快乐通道。

⑧腹侧苍白球在人体中是否也具有同样作用目前尚未可知,要弄清楚腹侧苍白球以及快乐回路其他部分之中,哪些对于人类感受快乐是必不可少的并不容易。有一名患者的腹侧苍白球在一次过量用药中受到损害,他说此后时常陷入抑郁、绝望、罪恶的情绪中,毫无快乐。由此可以推测腹侧苍白球在快乐感受中具有核心作用。

⑨“快乐热点”所形成的快乐回路与多巴胺驱动的奖赏系统通常互相关联,从而使我们对那些感觉良好的食物有“需要”,对感觉不好的东西断然“拒绝”。但在精神抑郁、成瘾情况下,这两类系统不再关联,导致患者一直渴望那些不再带来快乐的事物。这一关联的中断可能也与其他类型的强迫行为有关,比如暴食和赌博。弄清这种关联中断的方式和原因,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逆转产生上述疾患的大脑变化,从而恢复“需要”和“喜爱”之间的天然联系。

15.通读全文,概括说明“快乐从何而来”。
16.说明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答出两条理由。

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包括两个关键要素:欢欣愉悦和精神满足。科学家在揭示快乐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还需要解决大脑如何全方位地感受高品质生活的诸多疑难。我们也希望新的发现能帮助人类将快乐与意志统一起来,让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得到满足。

17.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18.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分别获得怎样的启示?
2019-07-05更新 | 79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它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红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粼粼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慢慢复苏了。

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有删改)

19.小说为什么以“行走在岸上的鱼”为题?
20.红鲤遭到“老黑”暗算摧残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答出两条理由)
21.试就这篇童话形式的小说所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22.自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作简要评价。
2019-07-02更新 | 137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只丑小鸭可变成美天鹅,一星火种竟致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和真理的力量;

一帘细雨瞬间平息猛烈的狂风,一抹微笑无声融化心灵的冰雪,一盆洗脚水悄然让辛劳的母亲泪水盈眶,这是真、善、美的力量;

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

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

……


要求:①以“的力量”为题。②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③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2019-07-02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音  字形
二、选择题
20.94近义词
30.9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60.65名著导读
五、综合性学习
70.4一般词语  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压缩语段
六、诗歌鉴赏
8-90.65李清照(1084-1155)  词
七、文言文阅读
10-120.65欧阳修(1007-1072)  小说类  纪昀(1724-1805)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3-140.1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15-180.15其他外国作家  事理说明文
19-220.15中国现当代作者  小说
九、作文
230.65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