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李清照(1084-1155)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5 题号:832175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1.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2019·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李清照(1084-1155)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是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一般说来,她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而本词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
B.“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C.从《满江红》语境来看,“俗子”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满江红》结尾长叹“青衫湿”,语出白居易诗《长恨歌》:“江州司马青衫湿”。
2.李清照和秋瑾两位女词人在词中都表现出对自我命运的不满和抗争,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2021-05-22更新 | 26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在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写出词人描绘的具体梦境。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1-05-09更新 | 334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拂晓时分辽阔壮美水天相接图,营造了一种苍茫无际、瑰奇雄伟的意境。
B.中间两句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后两句虽然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但词人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
D.这首词词风豪迈,巧妙用典,梦幻生活、历史与现实,气势恢宏,展示了豪放不羁的性情。
2020-04-08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