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5 题号:12099650
下列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一般认为本诗主要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健康明朗。
B.“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睡时和醒时,可见君子对淑女思恋之苦。
C.诗歌运用双声词、叠韵词增强了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D.本诗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十五从军征》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用“角弓”和“铁衣”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C.《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是历代的军事重地,这首元曲是作者经过潼关时抒发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展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2022-03-12更新 | 68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选出下列对《蒹葭》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余音绕梁, 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了。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之后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 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023-03-27更新 | 314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鸟翩然来归,既可以看作是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艺术的化身,又是诗人感 兴悟会的物态天趣。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 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 向前发展等。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词人精心使用一个“秋”字,开篇即照应题目“秋思”,并用“秋”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D.“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 “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2018-04-25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