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图文转换 > 漫画类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4 引用次数:120 题号:14860219
学校准备举行以“论手机的利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将“机”字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请给下面的漫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3)学校就“手机在校使用情况”展开了调查,请仿照示例,根据选项内容设计一个问题。问题∶你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概多长?
A.不超过1小时     B.1~2小时   C.2~3 小时   D.3小时以上
问题∶___
A.手机购物     B.玩游戏 C.刷抖音     D.打电话
(4)辩论环节,甲、乙双方就“初中生带手机上学,该禁止还是不该禁止?”各抒己见,请你为甲方再补充一条理由。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带手机上学。
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可以正确引导,不应禁止。
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②学校、家庭若善于引导,可使学生通过手机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等信息,有利于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1】欣赏漫画《失信者》,按要求作答。


(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2019-05-31更新 | 122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对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2017年12月13日是第4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也是死难同胞80周年祭。当日,你所在的新华中学九(1)班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
⑴【了解一幅公益广告】公祭日当天,一幅由泰州男孩朱彦参与创作,配文为“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的公益广告漫画(图一)在李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热传,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图一                                     图二                                        图三


①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说这幅公益广告画为什么“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对偶,为这幅广告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解答一个物候问题】李老师转发图一时,还拍了张公祭日当天泰州街景照片(图二)发到朋友圈。受他资助的广东学生小粤看了后,随即拍下当地街头一景发给李老师(图三),表示对两地迥然不同的景象感到不解。李老师让你用“气象物候”知识向他作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参加一次集体视听】你班将集中收看国家公祭仪式实况,下面是班委会发出的通知,语言表达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26更新 | 127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较难 (0.4)
【推荐3】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但在阅读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探讨、解决这些问题,你们班级组织开展主题综合性活动。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活动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1】漫画

注:“儿童图书”上方文字由左向右依次为“搞笑 惊悚 刺激”“科学类 自然类”

【材料2】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书时会遇到困惑:面对浩瀚的童书市场,孩子在几岁时该读什么书?某社会调查机构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0%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其中24.1%的受访者非常赞同。15.5%的受访者觉得“一般”,5.4%的受访者“不赞同”。

【材料3】所谓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

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不同的书目,提供具有科学性、针对性的阅读图书。这种阅读计划能指导儿童根据自己所处的阅读水平,选择与自己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读物,从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材料4】图书分级阅读一直是这些年充满争议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舆论是见仁见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观点。其实,图书只是一种文字载体,与影视剧那种直观的表达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一本书,如果孩子能够理解,自然能够继续读下去。反之,如果孩子理解不了,自然就没有兴趣读下去,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结果,也是一种建立在孩子理解能力基础上的自然分级。但影视剧就不一样,影视剧是依靠视觉传递信息的。这种文化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剧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影视剧分级比图书分级更加紧迫,更有意义。有必要拿出童书分级的热情,推动对影视剧分级。这才是对儿童真正的保护,也是对文化纯净的捍卫。

1.阅读【材料1】的漫画,概括你读出的信息。
2.给【材料4】拟一个标题,让读者一看标题就知道作者的观点。
3.结合【材料2】和【材料3】,阅读下面网友的发言,在后面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

“蓝色的梦”:少年读书对好书、坏书缺乏起码的识别能力,阅读能力差异明显,由专业人士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阅读辅导,把优秀图书介绍给孩子们,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是值得提倡的一件事。

“小虾米”:说到选书问题,家长往往分为两类。一类家长恨不得把世界名著、科普经典、学习资料都搬回家,把所有东西一下子塞进孩子的头脑里,虽然孩子确实囫囵吞枣地读了一些书,但很难培养起真正的阅读兴趣。另一类家长则截然相反,他们任由孩子自由选择,于是,有的孩子只要有趣的书都拿来看,一些掺杂着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的不良图书便趁机毒害了孩子的心灵。如果有了分级阅读,这两种不良现象都能避免。

“沉默不是金”: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比如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的学生,如果阅读能力已经比较强,此时应该能够阅读成人书籍了。如果这时候还让他们受限于分级阅读,那么这类群体就会明显感觉到阅读量和文体都不适合自己了。因此,分级阅读最好不要搞“一刀切”。

2020-03-09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