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689419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阙题(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通“缺”,“阙题”即“无题”。②刘昚(shèn)虚:唐开元进士,为人较淡泊,交友多山僧道侣。③每:虽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描写,写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绵绵不绝。“长”字用得精妙,一下子就把“春”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B.颔联从细微处写青溪春景,把镜头对准溪水中的花瓣,用“时有”“远随”两词,暗示青溪上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落英缤纷的景象,但“落花”流露出感伤之情。
C.尾联在表达上有创意,“幽映”“清辉”一般用来写月光,而这里表现日光,足见柳树的茂密、书斋的幽深,使日光有月色之感。
D.本诗的写作线索是作者自己空间方位的变换,即作者在自己的山居活在家,动中,选取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镜头加以勾勒,从而表现自己的心境。
2.这首诗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一句,堪称妙笔,请从感官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诗歌体裁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同的是(     
A.《望洞庭湖赠张丞相》B.《春夜洛城闻笛》
C.《游山西村》D.《竹里馆》
2.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但抒发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请加以分析。
2022-04-06更新 | 241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本诗写于1279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南京)。
②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③元:同“原”。
1.下列对诗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国破家亡的不幸者形象。
B.留恋战败前美好生活的凄惨者形象。
C.满怀失落的壮志未酬者形象。
D.虽处境悲凉,却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
2.2.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借荒草、离宫、夕晖和孤云的物象,寄托国运遭劫与个人不幸的双重悲哀。
B.颔联用风景来衬托人事,突出物是人非,抒发诗人对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的感慨。
C.“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为忧愁而满头白发的形象。
D.“旧家燕子傍谁飞”一句运用典故,表达的是国土沦丧而致流离失所的悲怆之情。
2016-11-25更新 | 11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诗的作用。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020-10-16更新 | 5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