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柳宗元(773-819)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9 题号:18699188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悄怆幽                       邃:深
B.为,为屿,为椹          坻:水中高地
C.斗折                       蛇:蜿蜒曲折
D.以其境过                    清:凄清
2.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道阻且                                 (2)折蛇行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阻且长                    不足为外人B.见小潭                    日光
C.心乐                    其翼若垂天D.其境过清             径寸之木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近岸,卷石底以出。
翻译:靠近潭岸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对【甲】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选自《诗经·秦风》。
B.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C.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
D.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却能体会到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5.【甲】诗和【乙】文中的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11-30更新 | 3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             乐:以……为乐
B.潭中鱼百许头             可:大约
C.日光下             澈:清澈
D.以其境过             清:凄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作者的感情从“乐”到“忧”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3-09-16更新 | 9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一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1)水声
(2)潭中鱼百许头
(3)佁然不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选文句式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019-09-05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