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养浩(1270-1329)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4 题号:18778330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山河表里潼关路”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
D.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知识点】 张养浩(1270-1329)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古诗文联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
C.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D.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
2022-08-29更新 | 467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写出潼关处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的险峻。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过去雄伟的秦汉宫殿,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句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C.作者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升华整首曲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思索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D.曲中,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023-05-23更新 | 577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诗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首曲通过写景和想象,勾勒出王朝兴亡的景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B.前两句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跑跚不前、思绪万千的情态。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仅是曲作的主旨,还是主题的开拓和升华。
2023-06-13更新 | 3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