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71 题号:19079031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乙)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北阙:朝廷。②青阳:指春天。
1.诗文兴趣小组开展“写尽禅意绘山水——王维诗歌选编”校本教材编辑活动,以下诗句表达的意境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同为归隐之诗,小洁对乙诗作者“永怀愁不寐”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请你帮助她解答疑惑。
3.古典诗词是意境美、画面美的、语言美的融合,富有“情趣”,其中往往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富有“理趣”。请谈谈甲诗颈联所蕴含的情趣和理趣。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古诗词联读理解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慕鱼情。

1.甲文“____”字统领全篇。乙诗中一个“_____”字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2.这两首诗尾联都运用典故,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2019-07-23更新 | 12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这首诗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
(1)诗人在两首诗中都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2021-02-07更新 | 24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过渡巧妙,婉转含蓄。
B.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C.颔联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近而远,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D.颈联触景兴怀,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3-21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